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747

分节阅读 747(1/2)

目录

掉了一小撮顽固的复辟党,并非像后世的读书人歪曲的那样是要杀尽天下的知识分子。

秦始皇焚书坑儒,历代以来,国人对这件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之口诛笔伐了两千多年。杜睿始终都认为焚书坑儒是正确的,当时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的愚儒都在讲爱国,知识分子在各地起到了煽动社会情绪,对抗秦朝政府的作用,韩非对秦朝剪除六国也是满怀非议。如果秦始皇是个宗教家,他会做出耐心的解释,这在当时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可是,开国皇帝都是灵感过人、作风粗鲁的,秦始皇当时就亲自点名了460个“饶舌”的人,力排众议予以坑杀,同时扫荡各国的文化异端。

周朝的时候,周文王以德服天下,各路诸侯相当于当下大唐的各个道,都可以拥有兵权。周文王的后代逐渐出现了无能之辈,中央无力统辖各省,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中国的历史就过渡到了春秋和战国时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两个宗教家,就是老子和孔子。当时孔子无策改善社会的混乱,就发出了“朝问道,夕死可矣”的叹息,这句话就讲明了,孔老夫子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给天下换来治安良策。

两个带星的宗教家几乎在同一个历史阶段来到中国,也都无策于社会的混乱,又一个带星的人,秦始皇就降生到了中国,统一了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

秦朝的历史虽然短暂,却为2000多年以来中国的政治框架奠定了基础,这个历史贡献超过了老子和孔子,老子和孔子除了留下教化言辞,对和平社会几乎没有贡献,上尊下卑的礼制扭曲了人人平等的道德原则,这对导向民族风貌是个恶劣的条规。

秦始皇首创的军事、文化、法务、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格局被后人运用之后能够和平国家几百年。

祖龙虽死魂犹在,孔丘名高实纰糠

毛太祖一句点睛之笔就把孔子批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偶像派,大概因为这老小子相貌出众,仪表不凡,无怪乎当初连春秋时期最出名的万人骑破鞋南子都主动引狼入室,吓得老家伙在弟子面前高呼“天厌之,天厌之”。

不过孔子的智商虽奇高,才气十足,文艺天赋与悟性都决非凡人所比,但却完全是个治学外行,毫无起码的思维能力。所谓的“述而不作”,完全是他自己毫无下笔能力,而只能干低级脑力劳动的编辑活,到处寻章摘句,公然抄袭侵犯前辈思想作品版权的搪塞之词。可惜到头来,连编本系统完整的教科书的本事都没有,只能零敲碎击,东拉西扯,靠弟子们群策群力,才搞出几本孔氏语录集,却照样成了后世全民的思想圣经,端的是邪了门了真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咱们的大成至圣先师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后世同志也只配在文化井底“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因此毛太祖薄孔老二而厚秦始皇,乃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有趣的是,由于“焚书坑儒”事件的缘故,秦始皇一直是后代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一些酸人还在哀叹,谓中国文明的发展一度毁在了秦始皇的手上。

可这些“祖宗步亦步,祖宗趋亦趋”的人却也不想想,秦始皇推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行政措施难道就是文明倒退

后世人人都在骂秦始皇焚书坑儒,可除史书部分外,百家学说及其相关书籍其实在汉朝初期仍旧得到完整的保留,一度“万紫千红又是春”,但儒家后人这厢继亡绝续,那厢却还是别有用心地将“焚书”事件夸大,把自己随后几千年干出来的腥臊恶臭的烂事之责全部推卸在“焚书”事件上。讽刺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学黄金定律竟然就是出自于此派之口。

不管秦始皇是否真如史书所记载的那般大烧特烧,大杀特杀,杜睿始终都认为秦始皇做的一点都没错。

杜睿一直都十分推崇秦始皇,认为其人身上有三股气,第一股气是英气,英雄之气。第二股气是豪气,豪杰之气。第三股气是霸气,霸主之气。这三股气在秦始皇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秦始皇的一生很短暂,可以说英年早逝,五十岁就死了。短短的寿命里,他却干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他马踏六国,一统天下。他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他北筑长城,南征南越,为中国五千年的恢宏史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辞辛劳,五次大巡游,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皇帝制度,应当说秦始皇是个大男人,是个真正的“纯爷们”,身上的英气、豪气、霸气体现得都很足。

这样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杀上个把穷极无聊,满嘴喷粪,煽动民众叛乱,威胁国家统一的穷酸文人,又有何不可。

现在大唐正在做着和先秦一样的事情,征服,毁灭,重新建立。

那么,就从亚历山大港这座城市开始好了。

杜学文的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了下去,亚历山大如今称得上是地中海沿岸,学术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毁灭了这里的文化,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欧罗巴,还是大食,他们的文化都将倒退。

杜学文强制要求,将整座城市的书记,史料,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带有文字性的东西,全都收缴上来,一律焚毁。

当这道命令被开始执行后,立刻就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对这些人来说,毁灭文化,比之毁灭生命更加要不得。

杜学文这次倒是没有直接命令军队,镇压反抗浪潮,反倒是让人将反抗人群当中的代表找了出来,就在城主府外面的广场接见了对方。

这里刚刚进行了一场大战,尸体虽然被清理了,但是石板路上早就已经被印上了斑斑血迹,殷红一片,走在上面,都让人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将军,我听说您下达了命令。”一个长相相当瘦弱的代表颤巍巍的走了出来,他甚至不敢去看杜学文的眼睛,低着头小声道,“我听说你下令烧毁亚历山大的一切书籍,我对此表达最强烈的抗议。不错,你们是胜利者,但即便是胜利者也没有权利那么做,这些书籍,是无数年来文明的象征,做为将军的您,应当竭尽全力去保护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不是去破坏,而且您有什么资格去摧毁这些文明”

杜学文听了翻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是拜占庭人,希腊人,还是穆斯林”

“阿德利莫里,我是拜占庭人,是上帝的子民。”面对杜学文冷冰冰的眼光,这个代表似乎有些害怕,他感觉到了彻骨的寒意。

“拜占庭人,上帝的子民”杜学文冷冷的一笑,道,“那么你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被大食人,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阿拉伯人占领了,你为什么不去和那些阿拉伯人战斗,为了你的祖国,而是选择和阿拉伯人站在一起,对抗你们的盟友大唐”

莫里被杜学文说得一阵脸红,但还是争辩道:“我是学者,不是军人,我所要做的仅仅是将数百上千年以来,积累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

杜学文不屑的一笑,道:“你是在为你的胆怯找借口,我们唐人有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你显然没有尽到责任,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在我的面前饶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