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739

分节阅读 739(2/2)

目录

令旗再次挥舞,早就做好了准备的薛讷高举着战刀,大声吼道:“将士们轮到了我们了上啊”

小船乘着风浪,就好像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笼罩在死亡气息之中的苏伊士港,已经没有任何抵抗了,在唐军这种全新的战争形式下,无论是悍勇的大食人,还是那些懒散的埃及仆从军,他们都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幸存者还在面带惊恐的回忆着方才发生的一幕幕,那是地狱,真的是地狱,他们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方才发生的一切。

港口之上的大火还在燃烧着,冲天的黑烟,宣告着这座港口已经变得不设防了,穆斯林的弯刀,铁骑曾征服了这里,现在轮到大唐了。

“冲冲凡是胆敢抵抗的,一律就地处决”

薛讷挥舞着战刀,大声嘶吼着,踏上港口,眼前的一切,也出乎了他的预料,他虽然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但仅仅是三轮齐射,就瓦解了一座港口的防御,还是让他有些震惊。

当然更加让他有些不满意,大食人居然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投降,这让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摆脱父辈光环的他大为不满。

大食人不是纵横欧亚非,所向无敌吗

他们的骄傲在哪里,身为一个军人的尊严在哪里

驻守这座港口的大食将军,此刻已经变成了一摊碎肉,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了他的身体,几乎感觉不到痛苦,他的生命便宣告完结。

薛讷在一片瓦砾之中,找到了那个大食将军的佩刀,依然还在刀鞘内静静的躺着,它甚至都没有机会暴露在空气之中,告诉唐军,它想要战斗。

负伤的守军,被薛讷默许成了唐军将士发泄的对象,而那些幸运躲过了炮击的守军则好像一群绵羊一般,被赶到了一处,只有十几个唐军看守者,薛讷甚至都懒得收缴这些已经魂飞胆丧之人的武器。

被俘的守军也根本就兴不起反抗的念头,唐军的强大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的头脑当中,在他们看来能够操控雷电,烈火的对手,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对抗的。

苏伊士港并不大,根本无法容纳唐军舰船驶入,杜学文也只能乘着小船登岸了,这让唐军上岸显得麻烦了不少,五万大军全部登岸之后,居然天都已经黑了。

杜学文显然对此非常不满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港口太小,大船无法靠近,仅仅依靠小船运送,显然难以满足五万大军的需求。

“兄长这里已经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

到埃及的第一战打得如此漂亮,薛讷显然也有些兴奋,虽然他的冲锋队没有捞到硬仗打,但是能毫发无伤,就占领一座港口,在非洲大陆上有了第一个立足点,显然也是个好消息。

杜学文点了点头,道:“丁山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休整了,今天夜里就必须出发,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用不了多久,大食人就会发现苏伊士港出了问题,到时候一旦他们在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有了准备,我们的计划可就要破灭了”

薛讷也同意杜学文的意见,点头道:“兄长放心,小弟这就去集结队伍,用不着等到天黑,现在就可以出发”

杜学文道:“好你这就去准备,不过切记,粮食一定要带的充足,此地多沙漠,找几个当地人做向导,可千万不能出了岔子”

唐军毕竟是第一次光顾非洲大陆,对这里的地形根本就不熟悉,要是一旦贸贸然的闯进沙漠之中,到时候迷失了方向,那可就糟糕了

薛讷连声应道:“兄长放心,小弟省的”

薛讷说完,转身就去准备,集结队伍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唐军将士们显然都对如此轻松就占据了苏伊士港十分不满意,他们喜欢的是大仗,硬仗,喜欢的是在尸山之中睡觉,在血海里面洗澡,喜欢那种短兵相搏的感觉。

一听到要连夜出发,一个个都兴奋的不得了,根本就不用各自的队官招呼,自发的就站好了队伍。

杜学文看着,脸上带着笑意,显然他对将士们这高涨的士气,浓浓的战意十分满意,身为军人就应当如此,那些畏战如虎的,只配被人奴役。

“将士们”这是杜学文第一次站在大军面前,做战前动员,好不生熟,而且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里不过是我们征服埃及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大仗,硬仗在等着我们,现在我命令你们一路向北,杀死你们看到的每一个大食人,征服你们踏足的每一寸土地,现在出发”

第七篇永徽第三十九章骑兵出击

第三十九章骑兵出击

留下三千军队驻守苏伊士港,杜学文和薛讷便乘着夜色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在北方,在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

在陌生的环境里,唐军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哪怕是一直以来都战斗在辽东这种苦寒之地的辽东军,也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无数战马在埃及的大地上奔驰着,一路向北,疾驰而过,这么大规模的行军,想要隐匿行迹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速度,在开罗的大食驻军反应过来之前,奔袭捕杀他们的猎物。

华夏是世界上较早出现骑兵的国家,这么多年的战争积累,对于骑兵战术的运用也早就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在华夏的历史上,早在春秋未期,步兵兴起,各国车步并重的时候,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不过当时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

直到战国时代,骑兵才作为一个的兵种出现,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车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

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并且那时已有专用的马甲出现,从后世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这一时期兵法中也有了对骑兵使用的论述。孙膑兵法就曾说“险则多其骑”。

进入两汉时代,迎来了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是汉朝向匈奴称臣,因为汉朝在武帝以前和匈奴作战几乎没有打胜过,曾经白登之战汉军40多万军队战败,还有大大小小的各场战役,匈奴普遍用的是骑兵,而中国由于汉以前几百年中一直在打内战,都是各大战国纷争,都适用的步兵和车兵作战,从来没有和善于使用骑兵的匈奴军队作战,再者,在此以前中国包括欧洲都不看重骑兵作战,因为一冶金技术落后,装备上没有适合骑兵的武器和装甲,科技落后没有适合骑兵的马鞍和马镫,所以导致士兵不能长时间骑马,所以从周以后骑兵渐渐的被中原各国淡忘,大多用于侦察,而已匈奴为首的北方民族,因为天生以放牧为生所以在骑兵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和利用,匈奴当时的所有正规军基本都是骑兵,匈奴骑射尤为厉害,基本是一箭命毕。

但是汉帝国为了打败匈奴,出于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的需要,骑兵迅速壮大,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下令训练骑兵,军队作战从以前的车骑并重转变为骑兵取代车兵,骑兵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

由于骑兵作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所以一切都在探索之中,首先马鞍在战国末期诞生了,但是由于没有马镫战士还是不能长时间在马上作战,后来霍去病研习骑战发明了马镫,保障了骑兵可以长时间在马上作战,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