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8(2/2)
哈马德里话说得干净利落,穆巴克听了也是大为振奋,起身道:“好了我的将军们现在是到了,让那些唐人好好见识一下,在埃及究竟是谁说了算,这里究竟是谁的地盘了除了需要留守开罗的军队,动用所有可以动用的军队,将那些该死的唐人,讲那些胆敢染指真主在人界福地的唐人,统统赶下海”
哈马德这边,在忙着集结兵力,去围剿西奈半岛上的唐军,而在红海等待机会的杜学文所部,也没有闲着,他不断的派出哨探,乘着小船在苏伊士港登岸,去探查情报。
自从杜睿横空出世以来,唐军作战,对情报的重视,大大的加强了,以往作战,唐军在意的往往都是那些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细枝末节往往会选择忽略。
可在战争中,决定胜败的,往往都是一个细小的原因,就好像二战的时候,北非的意大利军队因为没有打开弹药箱的钳子,而选择成建制的投降。
杜睿为唐军的将领们打开了一道门,在战争发生之前,需要主意的不单单是对方的兵力配属,后勤保障这些细节需要注意,还有很多方面都应该列入被侦查的范畴当中,包括对方的武器装备,对方主要将领的性格,当然更重要的是地理环境。
只有得到了这些情报,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找出取胜的要素,这是当下没一个唐军将领都必须掌握的。
“根据情报显示,大食人在苏伊士港的驻军只有两千人,而且因为自打埃及被大食人占领之后,红海一直都在大食人的掌控之中,他们在港口并没有修建足够的防御设施,这是我们的机会”
“还有情报显示,大食的埃及总督穆巴克正在集结兵力,准备东进,围剿在西奈半岛上的大帅所部看起来我们的初期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
“穆巴克此人的性格一向都是胆小如鼠,这次能有这么大的手笔,也算是难得了”
“不情报显示,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埃及西部的防御,在开罗,他留下了两万人坚守,而且还都是大食人在埃及行省的精锐部队,拥有快速奔袭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攻占了苏伊士港之后,逐一奔袭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这会给大食人援救的机会,我们的计划必须改变”
“有埃及守将的资料吗”
“将军情报部门正在搜集”
杜学文点了点头,道:“好要快些”
杜学文的旗舰上,所有的唐军将领都被集中在了一起,商量着出兵之事,这是唐军的习惯,也可以说是杜睿留下来的习惯,每一场大战之前,都要集思广益,杜睿一直以来坚持的都是一人计短,三人计长,通过这样的讨论,总能出现更好的办法。
要知道,这可是战争,战争是会死人的,只有将所有人的聪明才智都集中到一起,讨论出最好的办法,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杜学文见众人说得都差不多了,便道:“我们确实应该改变一下策略了我觉得在攻占了苏伊士港之后,我们不能立刻放弃,去奔袭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而是应该派一部分人在此坚守,可是我们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派兵驻守,因此我决定,留下三千人,和古吉拉特船工,依托我们战船上的火炮防御港口,牵制一部分大食兵力。而后,薛讷”
薛讷闻言,连忙起身,应道:“末将在”
杜学文命令道:“本将命你甩辽东军三万人突袭塞得港,而后与塞浦路斯,克里特岛上的驻军取得联系,封锁海上要道”
薛讷应道:“末将领命”
杜学文接着道:“本将率领余下的一万左千牛卫军,七千天竺军攻占亚历山大港,切断大食人的开罗援军。而后,薛讷你率领三万辽东军绕道偷袭开罗,务必将开罗守军,就地歼灭”
众将闻言,觉得杜学文这种安排也不差了,只是杜学文本部只有一万七千人,能不能在亚历山大港,抵挡住大食人的援军,这可是个问题。
谁都能猜到大食人作战,最喜欢征伐仆从军,大食军中的马木留克骑兵,就是他们征发的仆从军,也就是说,开罗的守军定然不止两万人。
杜学文显然也猜到了众人的担心,笑道:“诸位放心,本将不会拿着自己与将士们的性命弄险,大帅此前可是分给了我们五千火枪手,如今也该检验一下他们威力的时候了”
众将闻言,也知道再说什么都无用了,杜学文的安排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末将遵命”
第七篇永徽第三十八章
苏伊士港,如今的港口自然是不能和日后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的繁荣景象相比的,在后世为了争夺这里的控制权,几个国家能爆发一场战争,但是现在这里不过就是个小渔村罢了。
埃及的经济不发达,甚至可以说落后的很,自然没有多少商人愿意光顾这里,停泊在港口的,除了一些躲避风浪的船只之外,就只有一些当地人的渔船了。
这里的守军也不是很多,只有两千人,而且大半都是征发的本地人,担任戍卫工作,积极性能有多高,可想而之。
守军每天的任务只是征缴渔民的赋税,一群穷鬼身上能有多大的油水,所以这里说起来,还是个清水衙门。
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样,清贫所在,没有油水的地方,即便是有大食人在头上施以高压,可那些当地人戍卒懈怠还是不可避免的。
港口有一座烽火台,不过那里面的柴草和狼粪已经许久都没有更换了,风吹雨淋的,还能不能点燃,也没有人愿意去关心。
不过
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响起,原本安静的港口已经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所有人都在漫无目的的四处奔跑,好像不这样的话,就根本没办法排解他们心中巨大的恐慌。
高高耸立的桅杆,迎风飘扬的赤龙战旗,庞大,带着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