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681

分节阅读 681(2/2)

目录

杜睿听着张言硕抱怨,心中也是一阵暗笑,道:“你身为工部尚书,难道还要事必躬亲不成,手下那么多人,你不擅长,总归是有擅长的。”

张言硕苦着一张脸,道:“可是恩师,这天下的工程何其多,弟子也是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统计啊这两日,弟子整日里泡在工部衙门,单单是那些卷宗,就让弟子苦不堪言了”

杜睿闻言,笑骂道:“怎的你这般说,是觉得为师就清闲了不成”

张言硕闻言一愣,连忙解释道:“弟子不敢弟子不敢恩师掌管天下事,自然是要比弟子劳累的”

杜睿故意寒着一张脸,道:“既然知道为师劳累,你等做弟子的,难道就不能替为师分忧,财政预算政策,方才出台,你等尚且不懂其中真谛,便来为师府上诉苦,难道你们要为师自打耳光,再将你们从现在的位子上撤下来”

张言硕等人见杜睿恼了,纷纷起身,连称不敢。

杜睿消了消火气,接着道:“为师知道,财政预算甚是繁杂,这才给了你们一年的时间加以熟悉,为师将你们提拔到眼下的位置,一是因为你们的才学可堪早就,其二就是盼着你们能为为师分忧可明白了”

张言硕也是对自己方才的言行有些后悔,忙道:“恩师放心,弟子一定不让恩师失望”

杜睿点了点头,接着道:“你们四个如今都身居高位,当常思为国效力,报答君恩,切不可懈怠,为师知道你们的难处,可是财政预算,事在必行,历朝历代都在将要开源节流,充盈库府,这财政预算就是在节流,虽说是在花钱,可是这个钱也要看是怎么花出去的,花的值得,那就叫节流,若是不值得,那就叫浪费,从今以后,不单单户部是咱大唐的钱袋子,你们其他各个部也都是一样,你们少花,花的好,同样是在为大唐节流,这是为师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要让为师失望”

杜睿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言硕等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个个连声应下。

这时高智周突然问了一句:“恩师既然是开源节流,那么财政预算是在节流,那又该如何开源”

高智周是户部尚书,他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口袋里能有多少钱,纵观历朝历代的户部尚书,大概大唐的户部尚书是最为轻松的。

历朝历代以来,坐上户部尚书这个位子的官员,与其说是钱袋子,倒不如说是钱耙子,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应该如何花钱,而是如何捞钱,才能满足皇帝的胃口。

现在大唐的国库充盈,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也能维持朝廷正常十年运转了,可是谁会嫌钱多,只有口袋里的钱多了,高智周的腰板才能硬起来,才能在内阁和师兄弟们争吵。

杜睿闻言一笑,从书案上拿起了一份资料,递给了高智周,道:“你今天回去之后,将这份资料好好看看,至于你所关心的该如何开源,等到明日内阁会议的时候,为师会提出来,让阁员们一通讨论”

高智周没想到杜睿早有准备,满是欣喜的接了过去,刚一看标题,就楞住了一一征收奢侈品税的规定

奢侈品

高智周只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不是因为他的才学不够,而是因为他自家的恩师思维实在是过于天马行空了,让他接招都有些应接不暇。

高智周迫不及待的就翻看了起来,时而眉头禁皱,时而面带愤然,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拍案叫好,让张言硕等师兄弟一个个都是摸不着头脑。

“恩师这项政策要是实施了的话,恩师当年所说的免征农业税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免征农业税

从高智周的嘴里蹦出这么几个字来,简直就是石破天惊,自古以来,华夏都是民以食为天,士农工商,农民在社会当中的地位颇高,他们要负责为国家输送血液,营养。

如果免征农业税的话,对天下的百姓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国家该怎么办最简单的来说,吃什么啊

第七篇永徽第七章田赋

所谓的农业税,说白了也就是田赋,是华夏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被列为国家正供,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基本、最主要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鲁宣公十五年出现的“初税亩”是华夏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征田赋之始。以后或称租,或称税,名目累变,或收实物,或收银钱,时有不同,然历来为封建王朝的主要收入。

田赋起源于夏、商、周之“贡、助、彻”三法,而战国时代鲁国的“初税亩”和秦简公“初租禾”的实行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田赋制度。

“田”是指按田地征收的田租,“赋”是由军赋代金转变成的人头税,叫口赋。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赋役制度,形成田有租、人有赋、力有役的局面。

汉书食货志记载,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既说明当时的田赋叫田租,也反映秦王朝赋税负担的沉重。历史上对田亩征收的土地税,名称不尽相同,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称田租,后来官田称租,私田称税。

宋有“官田之赋”和“私田之赋”,这是不分官田、私田,统称田赋之始。元至明初,叫税粮。明推行“一条鞭法”以后,叫回赋。

田赋是历朝历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田赋制度的改革,如唐初的“租庸调”和唐中期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地了合一”,对后代有重大影响。

清代田赋包括地丁、升科、租课三个项目。地丁,是指地赋与丁赋。源于清朝雍正二年以丁粮摊入地粮内合一征收,故称为地丁。升科,是指凡新购买土地或留置旗产地亩或开垦荒地及官、旗、黑地,初报完粮者。升科项内有旗产升科、官荒升科、旗地升科、旗租升科、黑地升科及官产升科之分。租课,是指官田或公有地租给农民耕种,由官府征收地租。地丁、升科、租课各项合称为粮额。

辛亥革命后,又将漕粮、户课和各种官田租课统称四赋。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才将按土地所征的各种税收统称四赋。田赋虽然以土地为课税对象,但地主所缴纳的是从农民身上榨取得来的地租,属于农民剩余劳动或必要劳动产品的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