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4(2/2)
“老爷请让小人前往奥府城,小人要亲手砍下冯毅的脑袋,祭奠毛将军”
冯照说着就要催马起身,杜睿见状忙将他拦下,急道:“冯毅既然公开反叛,奥府城定然防卫森严,你这个时候去,岂不是送死”
“可是老爷”
杜睿喝道:“你不必再言,此事绝不可行,毛亮已经死了,不能再让你搭上一条性命”
杜睿说完,又对薛讷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也无需介怀,大丈夫横行天下,岂能因为些许挫折,便丧了志气,之前输了,如今舅舅带着你去赢回来就是”
薛讷闻言,心中也是惭愧,方才他居然都要自杀谢罪,想来确实不该,忙道:“舅舅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杜睿思索了一番,道:“现在不是我们要如何行事,而是看冯毅要如何做了”
薛讷闻言,一想之下就明白了,如今形式摆明了是冯毅占据优势,唐军面临危局,冯毅如果够聪明的话,肯定会在半路截击唐军,将唐军困死在沙漠之中。
杜睿接着将众将聚拢在一处,为众人分析了一番,薛讷闻言,果然和他想的不差。
杜睿道:“诸位将军,如今冯毅反叛朝廷,我军形势危急,要想化解这个危局,须众人群策群力,诸位将军都说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杜睿此刻心伤毛亮之死,又担心宝钗和杜学武的安危,也是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众将闻言,当先就大骂了起来,冯毅谋反,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如今大军刚刚经历了一番大战,又连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
再加上大军还带着十余万土人和移民叛军的俘虏,行动更是不便,一旦真如杜睿所言,冯毅已经在半路设下了埋伏,就等着他们去钻,他们岂不是危矣。
众人乱糟糟的吵了一通,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杜睿也是皱眉不已,思索了一番道:“如今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了,段伟”
“末将在”
杜睿吩咐道:“本帅命你,率领两千兵士,带上伤病,还有俘虏,后撤五十里扎营,静观其变,记住,对土人一定要安抚为主,切不可激怒他们,酿成大祸”
段伟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不敢怠慢,忙应道:“大帅放心,末将一定不负大帅所托”
杜睿点点头,接着又道:“其余众将,约束好各部人马,在此地休整一日,明日,我们就去会会那个反贼”
如果说此前杜睿对如何处置冯毅,欧阳延嗣还有些犹豫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生出了杀心,他们两个虽然是杜睿的弟子,但是凭他们犯下的重罪,而且不知悔改,一错再错,就是杀他们一百次都足够了。
让众将散去,杜睿见薛讷似乎有话要说,便道:“有什么就时候,无需吞吞吐吐的”
薛讷因为此前战败,心里还是有个疙瘩没有解开,不禁有些畏首畏尾的,闻言,一咬牙,道:“舅舅外甥以为,此番再进军时,不可将大军集结在一处,冯毅在前方定然有所准备,如今我军人困马乏,兵力上又处在劣势,若是贸然进军的话,中了冯毅的埋伏,大事去矣,不如派出一部分人马为预备队,若是遭遇冯毅的伏兵,也好接应”
杜睿闻言,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讷儿不知道,你敢不敢领此任务”
薛讷一愣,见杜睿眼中满是鼓励,也鼓起了勇气,道:“末将领命”
杜睿点了点头,道:“好讷儿我将调拨飞虎军两万人给你,不过你的任务并不是掩护大军,而是偷袭奥府城”
薛讷闻言更是一惊,他可没想到杜睿会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敢分兵,突袭奥府城,当然如果此计成功的话,就能让冯毅失去立足点,将澳洲大陆上的局势彻底扭转过来,可要是失败了的话,那可就是万劫不复,更何况在派出去两万人,万一杜睿遭遇截击的话,岂不是更危险。
“舅舅那你这边”
杜睿闻言,笑道:“舅舅难道还用你来担心吗冯毅,欧阳延嗣都是我调教出来的,既然是我教会了他们行军作战,如今我就再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忠孝仁义。”
第七篇永徽第三十二章危局
杜睿这边在等着冯毅出招,而另一边,冯毅已经为了与杜睿的师生对决做好了准备。
如今在整体的局势上,很明显就是冯毅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从本心而言,冯毅同样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冯毅当年不过是个农家子弟,有幸投入杜睿的门下就学,杜睿从来都没有因为他出身寒门,对他有任何轻视,反而细心栽培,尽心调教,将一身的本领倾囊相授。
后来冯毅的父母先后病亡,杜睿更是将他接到了大观园内养育,两人的年岁虽然只差了六岁,但是对冯毅来说,杜睿这个老师,简直就是犹如父母般的存在。
天地君亲师作为华夏民族祭祀对象的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已渗透在华夏民族家教家传的言行举止中。
天,汉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创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苍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词汇,从骨子里认为生男生女,富贵贫穷,升迁遭贬,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获,在劫难逃,都是上天的意志,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灵。天的确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说是否有神灵存在,仅它的广大浩淼、遥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兴叹了。
地,人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在易经中,乾主要是说天,有天父的含义,坤则主要说地,有地母的含义。天就象一位严父,地就象一位慈母。地这位无比伟大的母亲给了人太多太多的恩泽,却从未向人索取过一丝回报。
君,亚圣孟子有着浓厚的民本意识,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伟大的理论,一个光辉的思想,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为人主、为人王的君,何时轻过他们重得不能再重了,以至于需要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去抬他们。一个“群”字,便可说明问题。“群”的异体字,君在羊的上边,众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们、驱使他们、宰割他们。为夺得一个君字,子可以弑父,弟可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