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7(2/2)
杜睿一愣,他实在是想不出马姨娘能找他有什么事,但是长辈相召,他也不能推辞,便跟着宝钗到了马姨娘的房间。
“母亲唤孩儿前来,有何要事嘱托”
马姨娘笑道:“三郎先坐下,宝钗,你们都退下吧我与三郎母子两个有话要说”
杜睿见马姨娘郑重其事,更是纳闷,只能做好等着。
马姨娘等众人都退下了,才道:“三郎深夜唤你过来,实在是有一桩心事,要是再不对你说,只怕是便没机会了”
马姨娘说完,似乎是说得急了,不禁一阵咳嗽,杜睿连忙上前,为其捶背,道:“母亲都这么晚了,母亲这几日身子不爽利,不如明日再说”
马姨娘摆了摆手,道:“不妨事自从你白姨娘去了,我这身子也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杜睿闻言忙道:“母亲千万不可说这等话,让孩儿忧心”
马姨娘一笑,道:“三郎母亲能有你这么个儿子,此生也算是无憾了,你四弟早夭,母亲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当初被崔氏逐出莱国公府,自以为母女三人必死无疑,却不曾想能寄身于三郎的庇佑之下,得享富贵,如今我已年过五旬,便是死了,也不算早夭,不过这一桩心事,若是不对你言明,为娘实在心中不安”
杜睿忙道:“母亲请说”
马姨娘点点头,看着杜睿道:“三郎你可知你的母亲,我那可怜的妹妹是怎么没的”
杜睿闻言一惊,道:“以前曾听仲叔说起过,不过仲叔也是言语不详,只说是因病而亡”
马姨娘苦笑一声,道:“因病而亡是啊若是没有今日,你的母亲也只能是因病而亡了”
杜睿闻言,知道这里面似乎有什么秘闻,忙道:“母亲既然知道,还请告之孩儿”
马姨娘沉默了片刻之后,道:“三郎你的母亲曹夫人原本是武德朝的宫人,当年先帝因征伐薛举有功,便将你的母亲赏赐给了先帝,可是先帝又因为你母亲是高祖所赐,不敢领受,又将你的母亲转赠给了你的父亲。”
杜睿知道这种赠送姬妾的事,在这个年代十分寻常,但是他听起来,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毕竟那个被当作一件物品被送来送去的人,是他的母亲。
如果说高祖皇帝将杜睿的生母赏赐给太宗皇帝的时候,身份还只是个宫女的话,那么到了太宗皇帝身边的时候,身份已经变成了侍妾,可是太宗皇帝转手又送给了杜如晦。
这般来回的送人,根本毫无地位可言,妾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低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曹夫人“来路不明”,不是“明媒正娶”。妾之“来路”,有从嫁、私奔、购买、收房、赠送、转让、赏赐、抢夺、变卖、官配等好多种,而根据这些“来路”,妾与妾之间的地位便也不相同。
地位最高的妾是“媵”。“媵”是赠送的意思。先秦时,诸侯娶他国女子时,女方国君都要赠送几个女子作陪嫁,与女方国君同姓的其他国家也要有所赠送,颇有些像后世许多商号的“买一赠二”,买一套高档西服,赠送一条领带或一件衬衫一样。
衬衫领带和西服当然不等价,所以媵的地位也比妻低,只能算是妾。据说有一次,秦伯嫁女于晋侯,因为从嫁之媵衣着华丽,结果“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这件事,曾被韩非子当做笑话讲,可见妻与媵地位并不相等。
最常见的“非正式”妾,就是“由婢而妾”者,婢是一种女性家奴,地位极为卑下,所以往往只能充任“非正式”的妾。前已说过,正式的纳妾,是要经过一点手续的,而且,其所娶,也多为“良家妇女”,只不过一般家境较为贫寒罢了。
婢就不一样了,婢有两种,一种是“家生”的,一种是“外来”的。所谓“家生”的,就是奴才的女儿,自然仍作奴才。所谓“外来”的,也就是买来的,其中有终身买断的,也有短期服役的,也有随女陪嫁的。但无论哪种,地位都低。所以,纳婢为妾,竟不要什么手续,有时不过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即便这样的妾,地位也有高低。较高的一种是父母赏赐的。其所以地位较高,乃因为多少有“父母之命”的意味在内。
由婢而妾者中地位较低的,叫“通房丫头”,又叫“屋里人”。既名“丫头”,可见尚未脱离奴婢地位而升格为主子奶奶,而所谓“通房”,实则就是“同居”。因为依礼,主子爷的房,原不该与丫头之房相通的。如今既然连房都通了,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所以姬妾对男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件玩物,不论姬们的衣着如何华丽,日子如何悠闲,她们终归是主人的玩物。主人“宠”她,正是为了让她好玩,主人“培养”她,也只是为了让她更好玩。所以,说到底,她们仍然是很卑贱的。
而杜睿的生母,若是以地位而言的话,则更加卑贱,因为她不过是太宗皇帝随手送给杜如晦的一个侍姬,说白了就是连生命自由都没有的一件随意可以丢弃的物品。
古时的家庭,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不解释大家都懂得,那时候乡村农户收成好了都想着要纳个妾的,何况是世族贵胄。有点成就的男人不纳妾出去应酬是要被人耻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是指感情而不是形式,况且妾这个东西是可以互相赠送的。
自古文人风雅都属多情又风骚,文人墨客,皇帝雅兴,书画达人,美色歌舞缠绕,男子爱政治,爱权利,也爱美人,比如苏轼这位北宋文人的领头羊文风豪迈,一代大家。
苏轼为第一任死去的原配夫人写的江城子,感动了千年后来人,问情爱,其实诗词多感人,男人其实很风流,该活着的时候,姬妾依旧成群,爱情,有时书写成文字很风骚,能动人心魄,实质人生到底是什么。若是考察他对待婢妾的态度,可就足以让现代人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的深情形象另作评价。
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而他对这些姬妾的态度,则基本无情无意,完全如宗法制度,仅仅是将她们视作私人物品而已。
苏东坡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这其中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他也无暇过问,床头人送人已是堪,更连腹中是否有儿女都不暇过问,是何态度
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