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9(2/2)
苏麟咧开嘴笑了一下,道:“你若再晚来片刻,只怕你我兄弟日后只能在地下相见了”
秦束见苏麟完好,便也放下心来,随即问道:“延辉城外的大食军怎的都没了”
苏麟手往西方一指,道:“怕是探查到你们来援,向西边逃去了”
秦束闻言,不禁大为惋惜,这一路上,他只顾着抓紧时间,解钵息德城之围,却忘记了要隐藏行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十几万人的行军,又都是骑兵,他便是想要隐藏行迹,又谈何容易。
不过好在听苏麟的言语,大食军逃的并不远,忙道:“延辉可还能战”
苏麟道:“如何不能”
秦束大笑,冲城头上的苏麟吼一嗓子,道:“好赶紧的,上马追敌。”
秦束根本没有进城的打算,也不等苏麟,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上马追敌,战马早就被他们当作军粮吃光了,哪里还有马
苏麟见秦束要走,急得大喊道:“秦束兄长那边情形如何”
“大破大食狗,斩敌七十五万”秦束也没有详说的打算,喊一嗓子,“赶快追上来要是追得晚了,可就让大食狗全都逃了”
“大破大食狗,斩敌七十五万”苏麟仿佛在听天方夜谭,右手在大腿上狠狠一掐,大叫一声,方知不是做梦,不禁笑了,大声道,“兄弟们大帅胜了我们就算是没有马,也要追,为战死的兄弟报仇雪恨”
唐军将士闻言,顿时一声大喊,但凡还能动弹的纷纷跟随苏麟下城,打开了城门,跟在远去的大军后面,朝着西方追去。
唐军一路西追,如入无人之境,完全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进展之顺利远远超出了秦束等人的预料,终于在第二天的时候,追上了哈马德,一番厮杀之后,只有哈马德等千余人得以身免。
好在还有后面追上来的苏麟提醒,不然的话,照秦束这般打法,只怕要打到地中海才肯收兵了。
就在秦束率军追击哈马德的同时,杜睿也派出了高行真,屈突兄弟,攻略四方,将大半个中亚都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之内。
第七篇永徽第五十七章
长安,太极殿内,李承乾端坐在宝座之上,双眉紧锁,目光不时的打量着群臣,满脸的心事重重。
李世绩,杜痒盛等重臣也是一脸的凝重,纷纷低着头,不敢与李承乾对视,这些天来,已经有不少臣子遭了无妄之灾,虽然李承乾为人宽厚,但是此时节也难免性情古怪了些,稍稍一点儿小错,就会遭受训斥。
“英国公”李承乾终于打破沉默,点了李世绩的卯。
李世绩连忙出班躬身道:“臣在”
李世绩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不过值此关乎着江山社稷,大唐万年的紧要关头,他也不得不拖着病体,每日上朝。
毕竟如今朝堂之上,能在兵事上给李承乾一些帮助的人已经不多了,说起来,到了永徽一朝,大唐名将依然不少,不说杜睿这个大唐战神,还有薛仁贵,苏麟,秦束,席君买,王玄策,刘仁轨,苏定方,张士贵等等,都是一时瑜亮,只可惜这些人要么出征在外,要么镇守一方,都不在朝。
李承乾看着李世绩,好半天才道:“来人啊给英国公搬把椅子过来”
以前李承乾对李世绩这样的贞观老臣是很有意见的,总觉得他们看轻了自己,这让身为皇者的李承乾很不舒服,所以对李世绩告病不朝,也从来不过问,不过现在他算是看出来,自己所器重,提拔的那些所谓青年才俊,大多没有顶用的,一个个只知道空口大言,要是说起圣人之言来,一个个都能说出花来,可要是让他们拿个注意,一个个又变成了哑巴,到头来还是只能依靠李世绩这样有经验的老臣子。
很快有内监搬过了一把胡椅,放在李世绩的身边,李世绩连忙推辞道:“圣上厚恩,臣不敢僭越”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英国公你是三朝老臣,朕说可以,就可以,你无需推辞你身子不爽利,坐吧”
李世绩只得谢了皇恩,坐了半个屁股上去,微微低头,等着李承乾垂询。
李承乾道:“英国公你说西边的战事如何了杜睿他究竟能不能胜”
杜睿率领大军越过葱岭,要与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决战,李承乾早就收到了军报,对杜睿的谋划很是赞成,对杜睿取胜也很有信心。
然而,此战关系太大了,李承乾不得忧虑,这次大战,大唐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参战的军队,又整掉了回纥,铁勒等内附的部族,要是不能取胜的话,大唐不但西域成了一片兵力真空地带,就连长安的防务都成问题。
况且,就在半年前,苏定方也是在那里,遭遇了大唐开国以来,最为惨痛的失败,这一次大食一方的兵力更多,杜睿会不会重蹈覆辙
若是大唐取得胜利,就可以大举西进,攻入大食的腹地,这是华夏数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事,他也能顺顺利利的开一代伟业。
可若是杜睿战败了,到时候大食军队再次杀入西域,攻进河西,剑指长安,到时候华夏震动,大唐的江山社稷就会在瞬间崩溃,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李承乾的肩膀承担不起来。
“圣上,臣以为能胜,一定能胜。”李世绩毫不犹豫的回道,言语之中透着自信,“宋国公用兵,一向三思而行,这番大战关乎大唐国运,宋国公若不是有十足把握,定然不会贸然行事,臣以为圣上无需忧虑,只需安坐龙庭,敬候佳音便是”
其实李世绩的心里也是一样在打鼓,不过这个时候,他不能将自己的担心表现出来,满朝文武,通晓军略的就他一个,如果他都怀疑的话,只会闹得人心惶惶,这个时候,他必须给所有人自信。
“杜爱卿,你以为呢”李承乾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杜痒盛。
杜痒盛闻言,出班拱手道:“圣上臣也以为此战,我大唐必胜”
杜痒盛是杜睿的学生,此刻自然要站在自家授业恩师的一边,而且他说出必胜,倒也不是妄言,而是对杜睿有自信。
杜痒盛自小就跟在杜睿的身边学习,杜睿的能耐他再熟悉不过,而且杜睿行事不喜欢弄险,既然敢统领大军越过葱岭,必然是对胜利有着十足的把握,他这些时日也仔细的思索了一番,他当初跟在杜睿的身边学的虽然不是军事,但也曾有所了解,倒也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