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1(2/2)
洛桑一声令下,吐蕃营地之内“呜呜”的号角声顿时响了起来,吐蕃大军开始列阵,准备出征。
吐蕃以武立国,征战多年,无论是疆土,还是国力已经达到了鼎盛,其军队训练有素,号令严明,十多万大军列阵秩序井然,非常迅速,没多大功夫就列阵完成了,一座巨大的军阵,方圆数十里,气势惊天。
洛桑骑着骏马,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策马而来,来到阵前,扫视阵势,大是满意,他并未马上训话,而是很干脆的右手一挥,一队亲卫抬着不少东西到来,来到阵前,摆放在地上。
吐蕃兵士很是好奇,个个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
把吐蕃兵士的反应看在眼里,洛桑很是满意,示意亲卫打开。亲卫领命,把遮盖在上面的毡布拿掉,原来是一些断折的刀枪、破碎的盔甲。
众人一看,都是一愣,谁也闹不明白,洛桑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竟然弄了这些破烂前来,到底要干什么
“吐蕃的勇士们,你们一定好奇,我为何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过来”洛桑一句话道出吐蕃大军心中的疑问,微微一笑,道,“你们记住,这些破铜烂铁都是吐蕃的辉煌”
辉煌
众人都是一阵不解,有眼尖的已经认出了,这些破碎的武器铠甲就是几天之前那座戍堡内大唐戍卒的,可是那一场战斗,吐蕃虽然最后攻破了戍堡,却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如此怎能称得上是辉煌,荣耀呢
洛桑不理会众人的反映接着说道:“就在几天之前,那座小小的戍堡阻碍了大吐蕃前进的步伐,我们是复出的不小的代价,两千多吐蕃勇士倒在了那里,但是我今天拿这些东西过来,就是要告诉你们,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样的敌人,无论是多么坚固的要塞,都挡不住大吐蕃征服的脚步”
听着洛桑的话,吐蕃将士的情绪渐渐被调动了起来,人们已经开始兴奋了。
洛桑见效果不错,声调更加高亢了,还透着无尽的兴奋:“今天,我将率领你们,从大非川出发,进军河西。大吐蕃的勇士们,用你们的弓箭射穿唐人的胸膛用你们的弯刀砍下唐人的头颅用你们的勇武告诉唐人,大吐蕃的勇士是不可战胜的”
“万岁万岁”
十多万吐蕃大军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声浪直冲九霄,撕裂苍穹。
“呛啷”
洛桑猛然拔刀出鞘,刀光好象惊雷闪电朝东方直指而去。
“大吐蕃的勇士们跟随我长刀指引的方向,在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肥美的牧场,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有无数美丽的妇人,杀到那里去,那里的一切就全都是你们的了”
吐蕃将士们听着,他们的呼吸都随着洛桑的鼓动变得急促起来,眼睛烁烁放光,贪婪一下子涌上了心头。
杀杀光所有的敌人
“出发”
洛桑军令下达,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吐蕃将士们纷纷催动战马,跟随着洛桑,朝着他们心目当中的梦幻之地杀了过去。
第五篇风云第二十八章布局
洛桑这边大举进军,杜睿这里也没闲着,自从长安出发半个月后,他总算是和席君买兵合一处,虽然和吐蕃的大军相比已然有所差距,但是总归也有十多万人了。
只是扼守大非川的戍堡已然被攻破,吐蕃人长驱直入,肆虐大唐疆土的现实,还是让众将的心里像是被压着一块巨石一般。
杜睿也不敢轻视这个对手,吐蕃如今可是正处在国力鼎盛的时期,要不是松赞干布老了,行将就木的话,他还真不敢这么托大,只带了十几万就敢和吐蕃数十万人死拼。
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彻底解决吐蕃,解除大唐西方边患的好机会,就看杜睿能不能抓得住了。
合兵之后,杜睿不敢怠慢,立刻就召集众将商议军情,探马回报,此刻吐蕃人已经兵出大非川,席君买因为得到了杜睿的授意,没有进行抵抗,吐蕃人长驱直入,眼看就要杀进了河西。
杜睿虽然跟随李承乾讨伐过吐谷浑,但是对安西事还是知之不多,首先便问席君买道:“席将军还请将安西地界的山川地势介绍一下,也好让诸位将军有所了解”
“大非川以东地界多山,地形十分复杂,吐蕃人与我大唐交手十多年,对此处地形同样十分了结,我军并不占着地理,而且此地虽然不像吐蕃环境那么恶劣,但同样属于高原,一样对我军不利,如今吐蕃已经自大非川开拔,这仗只怕是不好打了。”
席君买在此地多年,最是熟悉地形,如今他都发出这等感叹,可见如今情势已经十分棘手,其实他也知道,杜睿此前派人过来,让他先不要与吐蕃人交战,是为了他好,毕竟安西都护府帐下兵丁虽多,但是守卫的地界也不小,四处分散开来,急切之间,他能聚集起来的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就两三万人,虽然唐军装备精良,但是也无法抵敌吐蕃十多万大军。
要是席君买手下的将是能如同禁卫军一般精锐的话,他尚且不惧,只是安西都护府的军士如何能与禁卫军相比,杜睿让他坚壁清野,虽然助长了吐蕃人的气焰,却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的情势已然如此,要是让吐蕃人杀进了河西之地只怕还要更加糟糕,河西之地土肥水美,宜于牧耕,是不错的经济区。不过,其附近同样有着不少大山,高山密林,以前吐蕃也时不时的抓住唐军防卫疏漏,进军河西之地骚扰,然每次也就是捞上一票,在唐军赶到之前钻进高山密林里,任凭唐军有着天大的本领也是奈何不得吐蕃。
对此杜睿也是十分清楚,在历史上,到了宋朝,西夏占据河西之地,再控制横山这些高山密林,给宋朝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宋朝倾天下之兵也是打不下西夏,这里面除了宋朝本身的问题之外,还与这里地形复杂有很大的关系。
西北多高山密林,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一旦吐蕃进入河西,这仗将会变得非常难打。
按照以前的谋划,唐军应该在吐蕃大举行动之后,立刻进行狙击,把吐蕃大军堵在高山密林里,可这一次吐蕃倾尽全国之力来攻,兵力异常雄厚,眼下这一谋划已经行不通了,应该另想办法。
“这仗要如何打,你们都说说。”杜睿一边寻思策略,一边冲众将道。
其实杜睿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盘算,只是集思广益,这一向都是杜睿的习惯,相比较而言,杜睿还是喜欢做张良,差使别人去做,而不愿意做诸葛亮,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那样的话,累也能累死他。
“大帅,吐蕃曾多次进入河西之地,大唐始终奈何不得吐蕃,我们实在是没有好办法。”席君买沉吟一阵,很是无奈的道。
他说的是实情,就是前隋名将长孙晟,镇守西北,也只能采取守势,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对异族严加防范,就是这样,突厥仍然时不时就入侵,长孙晟也是无可奈何。
杜睿闻言不禁有些失望,看起来现在的席君买还是不够成熟,远非历史上可以比拟,说不得以后要对其多加历练了,毕竟天下事,绝非杜睿一个人就能全部料理的,老一辈的勋宿退出军界之后,现在大唐真正的帅才还是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