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2)
次日,城中仅剩下的居民被遣散了,等到中午的时候,冯照遣人回报,奥斯曼果然派了援军过来,人数居然多达两万。
杜睿闻言不禁一惊,阿拉伯人可不比他此前在不列颠岛上和奥斯特拉西亚遇到的敌人,纵然是对上大唐劲旅,也不落下风,这样的对手,杜睿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突然杜睿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被他剽窃过来的三国演义,里面那场被杜撰出来的火烧新野,既然新野一把大火,能将曹仁烧得望风鼠窜,他何不来一场火烧班加西,只可惜这里没有太合适的水源,不然的话,百合之水倒也能被拿来,活学活用一番。
主意已定,杜睿便将苏麟和洛伦佐等人叫了过来,吩咐了一番。
当天,杜睿便引军退出了班加西,临走的时候,还将哈桑的人头吊在了城头。结果他们刚走没多久,穆阿维叶就带人到了。
看到哈桑的城头,穆阿维叶就意识到了不好,赶紧名人进城,一进去才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到处都是阿拉伯战士和班加西居民的死尸,更让他崩溃的是,奥斯曼此前屯在这里的粮草也都被焚毁一空。
“混蛋”穆阿维叶见状暴怒,一脚将随从拿来的哈桑人头踢倒了一边,“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是谁究竟是谁”
穆阿维叶知道,这样一来,阿拉伯帝国在埃及的大军都处在了极度危险的境地之下了,不但如此,要是奥斯曼不能尽快攻下的黎波利,肃清埃及境内的残敌,阿拉伯帝国几经辛苦猜得到的埃及行省闹不好都要不保。
要是这样的话,穆阿维叶也不会在乎,可关键是,他要拿到叙利亚,就只能依靠奥斯曼,要是奥斯曼在埃及惨败,地位肯定要下降,到时候谁来帮他拿到叙利亚。
一想到这个,绕是穆阿维叶机谋多断,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1000
而后统领大军就屯扎在了城中过夜,他也连续奔波了几日,兵士早就已经困顿不安,只是他却没注意到城中的一些不正常的地方。
当天夜里杜睿便带着军队回到了班加西,随着他一声令下,三千只燃烧着的羽箭,纷纷射进了城中。
顿时穆阿维叶在的黎波利城下看到的那一幕人间地狱在班加西再一次上演了。
杜睿此行虽然没有带,但是希腊火却带了不烧,他走的时候,便让人在城中四处泼洒,然后用沙土遮盖,所有的房屋之上,又被他铺满了粘着希腊火油的稻草,结果一遇火,立刻就燃烧了起来。
这些阿拉伯战士都是在的黎波利城下见识过希腊火厉害的,一见自己中了埋伏,立刻四散逃窜,可城门处又被杜睿堆放了土石,根本就出不去。
穆阿维叶被随从叫起来的时候,城内早已经是一片火海,他也不禁大惊失色,赶紧命人清除城门处的土石,可希腊火一旦燃烧起来,轻易熄灭不了,这一次杜睿为了对付阿拉伯的援军,又将所带的希腊火油全部用光了,穆阿维叶想要逃走,谈何容易。
再加上城内浓烟滚滚,根本分别不出方向,那些烟中又有剧毒,人如果吸入过量的话,立刻倒毙,没多大功夫,穆阿维叶的两万大军就被生生的烧死,熏死大半。
不过穆阿维叶的援军到底人数众多,城门处的土石最终还是没清理干净,穆阿维叶赶紧带人冲了出去,此时再看他的形象,熟悉他的人定然要喷饭。
穆阿维叶一直都很重视自己的形象问题,胡须永远都梳理的井井有条,可是此时被热浪侵袭,再被大火灼伤,毛发皆无,狼狈不堪。
穆阿维叶刚刚带人逃出火海,还没等站稳脚跟,杜睿又带着人到了,阿拉伯军队,最可怕的就是他们的骑兵,一旦离开了战马,他们的战斗力连一半都发挥不出来。
被杜睿冲杀一阵,又是死伤大半,最后跟随穆阿维叶逃走的已经不足千余人。
在杜睿带人到来之前,拜占庭帝国的局势还岌岌可危,阿拉伯帝国的兵锋所向披靡,眼看着就能肃清拜占庭帝国在北非的势力,可是随着连番大战,局面已经被完全的逆转了。
海战,两把大火烧光了阿拉伯帝国的两千余艘战船,七万大军,的黎波利城下又被希腊火烧死了三万余人,夜袭又杀了数千人,在班加西,穆阿维叶的两万援军几乎被全歼,此时奥斯曼手上最多也就还剩下了三万多人,要是这个时候拜占庭能派出援军的话,重新夺回埃及行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些和杜睿的关系已经不大了,能将埃及的局势扭转到现在这个局面,他的目的基本上也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拜占庭帝国自己的事情了。
若是当真帮着拜占庭帝国将阿拉伯人从埃及彻底的清除出去,也就少了一个让两家互相消耗的战场,这可不是杜睿想要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将埃及变成一个绞肉场,让两家在这里不断的彼此消耗,大唐帝国才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公爵阁下可要追击”洛伦佐难掩满脸的兴奋之情,自打和阿拉伯帝国开展以来,他们是一败再败,根本全无还手之力,如今一战,消灭了这么多敌人,总算是除了一口恶气。
杜睿闻言,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敌人已经丧胆,逃出去的也没有多少人,如今的黎波利势微,还是回去助战的好”
在原地休整了一夜的时间,次日清晨,杜睿便带领大军折返向西,朝着的黎波利的方向而去,此时他还不知道,正在的黎波利城下的奥斯曼正在遭受着人生以来,最大的失败。而这一场失败,将极有可能会终结他一生的光荣,将他推向无望的地狱深渊。
第三篇远洋第六十八章奥斯曼伊本阿凡
奥斯曼伊本阿凡,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三代哈里发,麦加贵族和富商。曾以巨大财力支持穆罕默德传教,欧麦尔遇刺后,被推为哈里发,在位期间,曾明令规定古兰经的标准本。在军事上曾征服了亚美尼亚和北非,镇压波斯和罗珊等地的反抗,扩大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公元656年为反对派所杀。
奥斯曼的年纪比先知穆罕默德略小,在以阿布苏富扬为代表的大部分倭马亚家族成员激烈反对穆罕默德传布伊斯兰教的时候,奥斯曼却成了倭马亚家族的叛逆者,是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后来奥斯曼更是与穆罕默德的长女结婚,也就是说奥斯曼与已经自杀,保全名节的阿里两个人还是连襟关系。
当穆罕默德被迫离开麦加后,奥斯曼和妻子参加了伊斯兰教徒向埃塞俄比亚的移民,以及后来向麦地那的移民。
公元644年11月3日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伊本哈塔卜遇刺身亡之后,奥斯曼被推举为第三代哈里发。
他执政时期的特点是,大量任用倭马亚家族成员担任要职。奥斯曼的堂弟、大马士革总督穆阿维叶在奥斯曼任哈里发时成为整个叙利亚的总督。
在奥斯曼统治时期,最后编定了伊斯兰教的圣典可兰经。然而,什叶派一直否认奥斯曼对可兰经定型的功绩。什叶派认为,可兰经中原有的许多关于先知的堂弟和养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