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2/2)
科珞珈慌忙道:“我家大汗也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才冒渎天颜,如今也是深知大罪,终日懊悔不已,还望天朝皇帝陛下念在薛延陀部众这些年来对天朝的一片赤诚之心,饶恕我家大汗”
说着,这个科珞珈居然在大殿之上痛哭了起来。杜睿看着朝中的许多大臣都对这个科珞珈满是同情的表情,却大大的不以为然,说什么懊悔不已,赤诚之心,纯属扯淡,他们这些异族之人现在恭顺,不过是因为大唐的强盛,等到中原王朝衰颓的时候,哪一次不是这些丑夷第一个跳出来折腾,五胡乱华是怎么发生的,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杜睿身为一个后世之人,重生到这个年代,他既不是什么民主战术,妄图在大唐推行那些不着调的民主,更不是保皇派,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诛灭一切异族,让汉民族成为着寰宇之内唯一的主人,才是他最想要做的事情。
想到此处,杜睿就想要出班进言,但是却被太宗给制止了,转头又看向了那个正在下面表演的科珞珈,冷笑道:“夷男恭顺当真是笑话,自贞观六年始,夷男便时时侵扰我大唐疆土,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本不欲追究,但是此次夷男居然妄图南下,朕是可忍孰不可忍,来人将科珞珈带回鸿胪寺看管,待朕剿灭夷男,再一并治罪夷男胆敢冒犯天颜,朕也该好好的和他算算这笔账了”
科珞珈闻言大惊失色,忙道:“大唐皇帝陛下,我家大汗对皇帝陛下可满是崇敬之情啊还望”
“嗯”太宗目光冰冷的瞪着科珞珈,将这个异族帅哥的话都给瞪了回去,紧接着就有执殿武士上前,将他带了出去。
太宗坚定了讨伐的新年,武将派自然是欢欣鼓舞,程咬金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大声道:“圣上英明不知圣上何时发大兵征讨薛延陀,俺老程愿做大军先锋”
太宗笑骂道:“你这老匹夫,快快退下,如何打,何时打,岂是此刻能决断的”
接着太宗宣布散朝,将李承乾,杜睿,房玄龄,长孙无忌,李世绩,侯君集等一般众臣留下,安排人送来了午饭,饭后到麟德殿候旨。
杜睿看着留下的这些大臣,心中也不禁感慨,没想到他岁在冲龄,便能进入到了大唐的核心权利圈子里了。
不过此刻他感叹的更多还不是这些,而是一个全新的想法,若是以后每次要用兵,都这般麻烦,实在是有些耽误事,不但反对的声音多,而且没有一个正式的军事规划部门,未来征战也大不方便。
用过了太宗恩赐的御膳,杜睿跟着众位大臣到了麟德殿,第一件事便是提出了成立大唐全新的军事决策层的想法一一大唐军事总参谋部。
在杜睿的设想当中,这个总参谋部应该是完全独立于兵部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一个部门,将取代兵部,成为大唐的最高军事权利指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贯彻执行最高统帅的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并部署协调各军种、行营、战区及各种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
原本的兵部则保留,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军队力量的建设计划,掌管军队的组织建设,装备计划以及军事训练,管理等事务。
果然杜睿刚一说完,太宗便大感兴趣,道:“如你所言,今后但有兵事,岂不是不用拿到朝堂上去评议了”
杜睿道:“也不尽然,比如发动战争与否,就需要群策群力,听听不同的声音,总参谋部的职责只是策划如何战争”
太宗沉吟了半晌道:“杜睿,你认为这总参谋长的职务该由何人担任”
杜睿思虑了片刻,道:“李世绩,李大人最为适合”
杜睿刚一说完,他就注意到侯君集的面色一边,心中不禁一阵叹息,侯君集虽然不爱财,不贪色,但是就是名利之心甚重,相比较而言,深得李靖处世哲学的李世绩就要高明的多了。
太宗想了想,道:“好便依你所言,这大唐总参谋部的第一任总参谋长便由李世绩担任,懋功今后你又要多多辛劳了”
李世绩也不推辞,拱手道:“臣领命”
太宗笑道:“好好如今便来商讨一下,这薛延陀之战该如何打”
这时李承乾突然道:“父皇且慢”
在太宗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李承乾命人抬过了一个大大的沙盘,太宗看了还不觉得怎样,但是侯君集等常年驻守在外的将军见了,却是大吃一惊,因为这沙盘之上分明就是阴山以西的全部地形地貌,沟壑谷地分分明明,一时间,众人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也为之一变。
第二篇浊世第四十八章横生枝节第一更
西域天山南道,后世的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区域,此地自古以来,便是西域交通枢纽,亦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所在。
中原往来于西域的商人,大多都要经过此地,特别是杜睿遣杜贵远行欧罗巴之后,这里更是成了大唐商人前往西域,并欧罗巴的必经之地,虽说沿途盗匪横行,又有波斯帝国拦路,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使很多商队趋之若鹜。
离此不远便是高昌国,关于高昌,在后来的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五胡乱华年间,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阚伯周死后,子义成继位。后阚义成兄阚首归弑义成篡位。不久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后来张孟明、马儒相继为王,被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长史麴嘉为王,是为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麴氏享国最久。
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业五年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贞观初年,高昌王麴文泰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太宗皇帝,贡献方物。
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焉耆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
贞观十三年,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必合力之众征讨高昌。贞观十四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当然这些都是原本历史当中应该发生的事情,如今随着杜睿的到来,又经过杜睿猛扇了一阵翅膀之后,原本的历史早就已经偏离了既定的轨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过去了。
一处荒丘之后,几个沙陀人打扮的骑士正在瞧瞧关注着,土山之下的一队商旅,为首的一人,突然抽出弯刀,对着麾下的众多武士一挥手。
那些武士领令,纷纷上马,动作整齐划一,显然不是大漠之中的寻常盗匪,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般。
“大统领好像是唐人的商队”一个属下小声提醒了一句。
为首那人冷哼一声,目光冷冰冰的扫过那个下属,道:“唐人又如何,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