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2/2)

目录

杜睿起身,在杜云莲的脑袋上敲了一下,道:“你这鬼丫头,何必要和宝钗过不去”

杜云莲抱着脑袋,委屈的说:“我又没说错,这大观园里,除了我们几个做妹妹的,宝钗姐姐她们哪个对你无意,你却还来教训我,等下次安康姐姐来时,我定要告上一状”

“随的你去”

杜睿说完,便背负着双手,恍若谪仙一般走了,气的杜云莲在后面紧追,到得近前,一纵身,便跳到了杜睿的背上。

三年前这大观园便全部完工了,其华丽程度,便是皇宫内的一些宫室都相较甚远,完全依足了红楼梦当中对大观园的描述,依样建成,里面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说不出的美轮美奂。

便是李承乾第一次来时,都不禁被惊呆了,直说此园天下独有。后来太宗还特地遣人来申斥了一番,说杜睿奢侈,要是在平时杜睿估计都要腹诽太宗多管闲事,可是此时节他已然成了太宗的女婿,老丈人管教女婿倒也使得。

杜睿驮着杜云莲到了一处名为月雅轩的亭内,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杜云芙等几女已经在等着了,见杜睿和杜云莲这般形状,都是忍俊不禁。

杜云希见了,笑道:“三哥你怎的让莲丫头骑着便来了”

杜云芙强忍着笑意,道:“莲儿这像什么样子,还不快快下来。”

杜云莲哦了一声,飞快的从杜睿的身上滑了下来,她不怕杜睿,却偏偏怕杜云芙这个性子沉静的三姐。

杜睿的这几个妹妹虽然都是杜如晦的遗孤,却偏偏性格迥异,大相径庭,杜云芙为人喜静,时时刻刻都保持仪态端庄,杜睿也不成见过她失态的模样,不过虽然性子温婉,却有着长姐的威仪,几个妹妹都有些畏她。

四妹杜云卓性子木讷老实,平日里便是全家人在一起,也不敢大声说话,不过在几个妹妹当中,确实最好学的一个,尤其是书画,有着极高的造诣,便是李承乾见了她的书画,也常称其得了杜睿的真传。

五妹杜云希性子天真烂漫,毫无心机,整日里都是嘻嘻哈哈的,全无正行,和杜云卓两姐妹完全就是两个极端,不过她的性子,杜睿倒是极喜欢,在杜睿看来,女孩儿家虽然应该安静,但是在这般年纪还是活泼些好,要不然等到他日嫁了人,再想玩闹,却也没了机会。

至于杜云莲,就不用赘述了,这丫头简直就是这大观园里的混世魔王,一天到晚都没个老实气,只要是淘气的事,就没有她不敢做的,也幸好有杜云芙这个长姐在,要不然的话,这小精灵非把天都给捅破了。

除此之外,杜睿还有两个姐姐,便是杜如晦的嫡女杜云盈和杜云芊两姐妹,不过这么多年未见,杜睿对她们的印象也淡了许多,只记得杜云盈性子很好,对谁都十分照顾,便是他这个崔氏眼中钉,也是关爱有加,而杜云芊则又是另一个极端,以前在莱国公府内,什么恶事都是她做的。

和四个妹妹用过了午饭,杜睿本来想着去书房继续著书的,当初和太宗越好,待到书成之时,便是他回长安之日,只是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心思早就变得淡了许多,再加上对于资治通鉴精益求精,几度易稿,五年下来,也只写到了隋纪,距离完结却也不远了。

可是还没等起身,天上毫无预兆的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搭在厅外的湖面上,溅起点点涟漪,让杜云希和杜云莲两个丫头欢呼不已。

“三哥去弹琴给我们听”杜云希一把抓住了杜睿的胳膊,娇声求道。

其余几个妹妹也是一样的眼神看着杜睿,杜睿见外面的雨势不大,但一时半会儿却也停不了,便应了一声,到这众女言湖面上的回廊走到了另一处听雨轩,宝钗早就在那边准备好了瑶琴。

杜睿走过去,洗了手坐在瑶琴前面,凝神情急,轻轻的拨动了琴弦,众女的目光纷纷集中在了杜睿的身上。

特别是宝钗,黛玉,元春姐妹几人,看着杜睿一拢蓝衣,玄纹云袖,席地而坐,低垂着眼脸,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修长而优美的手指若行云流水般舞弄着琴弦,长长的睫毛在那俊美脸上,形成了诱惑的弧度,人随音而动,偶尔抬起的头,让人呼吸一紧,好一张翩若惊鸿的脸只是那双眼中忽闪而逝的某中东西,让人抓不住,却想窥视,不知不觉间人已经被吸引,与音与人,一同沉醉。

宝钗等女看着,不禁痴了,脑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好一个浊世佳公子

第二篇浊世第二章贞观十年

第二章贞观十年

“王頍将奔突厥,至山中,径路断绝,知必不免,谓其子曰:“吾之计数不减杨素,但坐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获,以成竖子名,吾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于是自杀,瘗之石窟中。其子数日不得食,遂过其故人,竟为所擒,并获頍尸,枭于晋阳。”

写完这一段,杜睿停闭,活动了一下发痛的手腕,如今杜睿版的资治通鉴当中的隋纪也快要写完,当初和太宗约定,也快要到期限了,待到隋纪截稿,便是杜睿回长安的时候。

这是当初杜睿和太宗的约定,与其说当初杜睿是被太宗发遣出了长安,倒不如说是杜睿主动求去,他甚至当时朝堂之上,宗族势力过大,而他又人微言轻,年纪过小,太宗便是想要重用,也不可得,与其留在朝堂之上劳心劳力,倒不如干脆一些主动求去,一边将资治通鉴写完,为自身积累些资本,一边也可以坐观朝堂之变,杜睿知道,以太宗的政治手腕,用上几年的时间,将朝堂整治的上下一心,定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一旁侍候着给杜睿研磨的宝钗看着,不禁问道:“少爷这王頍是何人,为何少爷对他这般推崇”

杜睿笑道:“这王頍可不是一般人,说起来他还和当今圣上是同乡,是太原祁县人。生于梁简文帝天正元年,卒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年五十四岁。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遂感激诵习,通五经,好读诸子百家,偏记异书。当世称为博物,又晓兵法。前朝文帝时,便是为国子监博士,后来因坐事配岭南,做了汉王杨谅府的谘议参军,文帝卒,杨谅举兵造反,这王頍便数进奇策,然而杨谅虽然重其品行,却不能用。最终兵败,王頍也自杀。传王頍撰有五经大义三十卷,又著文集十卷,只可惜均因兵乱不存于世,想来却是可惜,若是这王頍能遇到当今圣上的这般英主,说不定我朝便又多了一个卫国公那样的大将军。”

宝钗闻言,嘤笑道:“少爷在这里说圣上有视人之明,可惜圣上也听不见,再说,圣上若真的那般圣明,如何将少爷弃之不用,奴婢看少爷比这王頍强出百倍都不止。”

杜睿听了,不禁一阵笑道:“何必要自比古人,便是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何用,好男儿处世当自立功名,名垂青史,又有哪个是比出来的,便如那权万纪,其自比苏秦张仪,又岂止苏秦张仪那般大英雄,他又如何比得了,不过是一个好摇唇鼓舌的小人罢了”

宝钗也知道杜睿被太宗发遣出长安,皆是权万纪作祟,自然也是愤恨不已,道:“那权万纪当真不是好人,专会和少爷作对,也不知圣上为何还要用他”

杜睿道:“这权万纪虽然品德有亏,却也不是一无是处,其博闻强记,又专好工笔,若是使之为秘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