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4

分节阅读 4(2/2)

目录

马氏道:“妾身母女如今已别无亲友投靠,睿儿如还念及母子一场的情分,还请收留了芙儿,妾身此生无憾”

杜睿见马氏说着就要盈盈下摆,帮伸手扶起,道:“姨娘不必如此,如无去处,不如和我等一通前往老宅暂住,便是有杜睿一口吃的,也不会饿着三位姨娘和妹妹们”

马氏闻言,也是一惊,原想着杜睿能收留杜云芙,使自家女儿今后衣食无忧,便已是天大的恩情,没想到杜睿居然如此仁义,不由得大为感动。

季氏,白氏也忙连声称谢。

杜睿和三位姨娘续过话,便让杜贵去顾辆车来,看着莱国公府的朱漆大门,也是满心的愤恨。

“仲叔可曾带着笔墨”

杜仲闻言,楞道:“自是带着的,小公子这是”

杜睿也不解释,伸手道:“为我取来”

杜仲见状,也不多问,回身自行李当中取出笔墨,研好墨,忝饱笔,交到了杜睿的手中,杜睿接过笔,径自走到紧闭的莱国公府大门之前,扬手便挥挥洒洒的写道: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几句李白的诗,杜睿用的是米芾的行书,米芾此人因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杜睿将李白的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写在莱国公府的大门前,寓意已然明了,自此出门而去,再相见时,便是路人。

杜睿写完,将笔往地上一掷,转身便走,身后的杜仲却是看呆了,他常在杜如晦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颇有些文采,不提杜睿这首堪称绝唱的七律,单单那书法,虽然此时杜睿因年小力弱,笔力未到,但这种独特的笔体,放在当世,恐怕便是和当朝大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虞世南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回头看着杜睿渐行渐远的身影,杜仲心中不禁感佩道:曹夫人,小公子绝非池中之物,老仆总归对您有个交代,您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第一篇蛰居第七章老宅

和莱国公府所在的长安东市不懂,这所旧宅所在的西市则距三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大食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这些外国的客商以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中国官僚,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许多西域姑娘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则时有少年光顾。故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这便是我们以后的住处”

看着高大,但明显年久失修,上面生着枯草的门楼,杜睿不禁阵阵苦笑,所谓的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门第等次”即为此意,故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

这所老宅的门楼倒是气派,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置铁或铜制的门环。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的匾额。斗框边饰有花卉和蝙蝠、蝴蝶等图案。

只可惜自打杜如晦一家搬入如今的莱国公府之后,这里便没了人照料,几年下来院子里已然是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杜睿带人在里面转了转,倒也不显得如何沮丧:“这里倒还算宽敞”

身旁的杜仲接道:“这所老宅是武德七年,当今太上皇念先国公随圣上平高开道有功,赏赐下来的,三进三出的宅子,总共有房屋四十八间。只是这些年下来不曾修葺,怕是已住不得人了”

杜睿笑道:“不妨的咱们人多,收拾几间出来,先住下,容以后慢慢修葺也就是了,仲叔,现在要紧的是尽快将咱们这个新家操持也起来,拿上钱,去买些过日子用得上的,时辰不早了,晚饭总要有了着落不是。”

马氏,白氏,季氏出门的时候,连床被子都不曾带来,现在虽已到了开春的日子,然天气尚冷,这些东西都要置办下来。

杜仲和薛氏出去采办了,杜贵,刘氏,和杜平原,杜平生兄弟两个忙着整理屋子,马氏捧着一个小包,走了过来,面带哀戚道:“三郎这是妾身几人多年的积蓄,承蒙三郎收留,如今便也交予三郎,以贴家用。”

杜睿闻言,忙推拒道:“姨娘这是说的哪里话,这是三位姨娘平日里积攒下来的体己钱,杜睿怎么能要。”

马氏忙道:“三郎收留我们孤儿寡母,已是天大的恩情,如今方才立府,妾身姐妹没什么可帮衬的,这些小钱,三郎就不要推拒了”

杜睿知道马氏几人是担心他日后持家艰难,这才把平日里的积蓄拿出来,笑道:“姨娘不必担心,杜睿既然已离了那莱国公府,便不会坐吃山空,三位姨娘日后只管安心享福,这经营持家之道自有杜睿操持。”

马氏看着颇为自信的杜睿,心里也是分外困惑,她与杜睿生母曹氏相厚,曹氏故去之后,便是她时常照料杜睿兄妹,对杜睿最是了解。

杜睿虽然自小聪慧,但性格木讷,不善言辞,除了死读书,也别无长处,如今这番话说出来,让平日里最是熟识的马氏也是大为意外。

不过如今杜睿已是这所宅子的主人,马氏虽是满心的疑惑,却也不愿多问,只是言道:“既然三郎已有主意,妾身便不再多言了”

时候不长,杜贵一身污浊的走了过来,躬身道:“小公子,内宅已收拾出了三间卧房,家什都是好的,床倒也结实耐用,待会儿生了火,将屋子暖暖,去了潮气,便请三位夫人内宅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