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枢机暗度,策动九重(2/2)
“哦?”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炎儿,此二策……是你所想?” 他目光如炬,带着审视。他深知这个七儿子品性端方,于军略一道却并非专长。
萧炎心头一紧,面上却保持镇定,依之前与萧煜商定的说辞回道:“回父皇,儿臣不敢贪功。此乃儿臣查阅典籍、结合北疆奏报,与几位……潜心兵事的清流友人探讨所得。儿臣只是觉得,或可另辟蹊径,为我朝多争一份胜算。” 他巧妙地将来源模糊为“清流友人”与自身研究,既未完全撒谎,又保护了萧煜。
皇帝深深看了萧炎一眼,未再追问,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萧炎提出的策略,像是一把钥匙,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萧炎这番“独对”的内容,虽未公开,但其核心观点还是通过特殊渠道,隐隐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秦王府: 萧炯先是一愣,随即冷笑:“袭扰粮道?分化部落?说得轻巧!老七何时懂这些了?怕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威胁,这策略若被采纳,他的“亲征”价值将大打折扣。
太子府:萧灿则嗤之以鼻:“奇技淫巧!战场胜负,岂是这点小聪明能决定的?不足为虑。” 他并未意识到这策略的潜在威力。
四皇子势力:则敏锐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加紧探查这“高人”究竟是谁。
皇帝萧谨:独处时,他反复咀嚼着萧炎的话,越想越觉得有理。“袭扰粮道……分化部落……看来,朕这朝堂之上,也并非全是庸才。” 他对萧炎,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潜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秘密下令,让兵部与枢密院,就这两条策略的可行性进行紧急评估。
萧煜在贝勒府中,收到了萧炎传来的“策论已上达”的消息。他平静地放下茶盏,走到窗前。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它发芽,并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它成长为自己所需的样子。
他并未直接走向台前,却已凭借超越时代的智慧,轻轻拨动了帝国战争的指针。运筹于帷幄之中,影响决策于九重宫阙之内,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彰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