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 > 第281章 项目难题,他的暗中协助(未知)

第281章 项目难题,他的暗中协助(未知)(1/2)

目录

第二百八十一章 项目难题,他的暗中协助(未知)

凌晨两点的写字楼只剩下零星的灯光,设计部的格子间里,林未晚揉着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上的“城市印象”项目推广方案依旧停留在僵局。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射进来,在布满草图的桌面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像极了她此刻杂乱无章的思绪。

“还是不行吗?”林未晚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鼠标,再次点开了老城区建筑元素的数据分析表。距离项目中期评审仅剩三天,可推广方案中关于历史街区动态展示与静态保护的平衡问题,始终无法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她尝试了七种呈现方式,要么过于沉闷缺乏吸引力,要么过于花哨破坏了历史厚重感,连部门总监都皱着眉说“再想想办法”。

咖啡杯里的液体早已凉透,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就像她连日来的心情。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趴在桌上,看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突然想起白天顾时砚在评审会上说的话:“老城区的灵魂在于‘活态传承’,推广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当时她还刻意避开了他的目光,可此刻,这句话却在脑海里反复回响。

“别指望他了。”林未晚猛地直起身,用力摇了摇头。他们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今不过是工作伙伴,她没理由也没勇气去寻求他的帮助。更何况,白天在茶水间听到的议论还萦绕在耳边,陈曼妮与他默契交谈的画面更是像一根刺,时时刻刻提醒着她,他们之间早已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重新打开设计软件,试图调整动态展示的节奏,可无论怎么修改,都觉得差了点什么。就在这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了一个陌生的邮件提醒,发件人地址一串乱码,主题只有两个字:“参考”。

林未晚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邮件。附件里是一份详细的案例分析,内容正是关于历史街区推广的创新模式——将3d扫描技术与静态展览结合,既保留了建筑的原始风貌,又能通过互动装置让观众感受历史变迁。案例中还标注了多个关键数据,甚至附上了一份简易的技术实现路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地戳中了她当前的痛点。

“这是谁发来的?”林未晚皱起眉头,查看邮件属性,却发现发件人信息被加密处理,无法追溯。她反复翻阅着案例,里面的思路新颖又实用,很多细节处理方式,竟然和她曾经的设计习惯不谋而合。比如在色彩搭配上,优先选用低饱和度的复古色调;在互动设计中,巧妙融入曲线元素体现历史的延续性。

这些细节,除了她自己,只有……林未晚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名字不受控制地浮现在脑海里——顾时砚。

她赶紧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念头。顾时砚作为顾氏的对接人,虽然也在跟进项目,但他精通的是商业运作,怎么会对设计技术层面的东西如此了解?更何况,他如果真的想帮忙,大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工作会议上提出,没必要用这种匿名的方式。

可除了他,还有谁会这么清楚她的设计习惯,又这么精准地知道她的难题?林未晚盯着屏幕上的案例,指尖微微颤抖。她想起之前项目对接时,顾时砚总能准确指出她方案里的细节问题,甚至记得她以前喜欢用曲线体现历史感。难道这份邮件,真的是他发来的?

她下意识地打开了与顾时砚的工作对话框,输入又删除,反复几次,终究还是没有发出任何消息。她怕自己猜错了,更怕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又会陷入无尽的纠结。

接下来的两天,林未晚按照邮件里的思路调整方案,果然事半功倍。原本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部门总监看了修改后的方案,忍不住赞叹:“未晚,你这次的思路太亮眼了!尤其是3d扫描和静态展览的结合,简直是点睛之笔。”

林未晚勉强笑了笑,心里却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那份匿名邮件的帮助。可她始终无法确定发送者的身份,更不知道对方这么做的用意。

项目中期评审会当天,林未晚站在会议室的投影幕前,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方案。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掠过坐在前排的顾时砚,他正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神情专注,看不出任何异样。陈曼妮坐在他身边,偶尔会和他低声交流几句,那副默契的样子,让林未晚的心又沉了下去。

“林设计师的方案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历史元素的呈现上,既尊重了传统,又体现了创新。”评审结束后,顾时砚率先开口,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我认为这个方案可以直接推进到下一阶段。”

其他评审成员也纷纷表示赞同,方案顺利通过评审。林未晚松了口气,却在抬头时,正好对上了顾时砚的目光。那目光深邃而复杂,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又在瞬间移开,恢复了往日的淡漠。

会议结束后,同事们都围过来向林未晚道贺,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成功背后藏着一个未解的谜团。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会议室,却被顾时砚叫住了。

“林设计师,”他站在原地,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关于方案里3d扫描技术的合作方,我这里有几个备选名单,你可以参考一下。”

林未晚愣了一下,接过文件,发现上面不仅标注了合作方的联系方式,还详细备注了各公司的优势和报价,甚至用红笔圈出了最适合项目的两家。这些信息,正是她接下来需要重点跟进的内容,他怎么会提前准备好?

“谢谢顾总。”林未晚的声音有些干涩,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这些信息很有用。”

“应该的,项目顺利推进才是最重要的。”顾时砚的语气依旧淡漠,仿佛只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如果后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