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搬家整理,藏起的便签(1/2)
第一百九十九章 搬家整理,藏起的便签
林未晚盯着玄关处堆得半人高的纸箱,指尖捏着透明胶带的边缘,指甲无意识地抠着胶面。搬家公司的师傅刚走,玄关地板上还留着几道浅淡的鞋印,像给这个住了三年的公寓,留下最后一点烟火气的痕迹。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一层,风卷着叶子撞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她弯腰打开最上面的纸箱,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冬衣,羊绒大衣的衣角蹭过指尖时,还带着去年冬天阳光的温度。指尖顿了顿,她想起搬家前苏晓来帮忙时说的话:“未晚,你这箱子里藏的哪是衣服,明明是没拆封的回忆。”当时她只笑了笑,没接话——有些回忆哪里是藏在箱子里,是早融进了生活的细枝末节,连整理东西的动作里,都带着旧日的影子。
纸箱最底层压着个深蓝色的帆布袋,布料边缘已经起了毛球,是顾时砚以前常用的款式。她记得这个袋子,是他们一起去苏州逛古镇时买的,当时老板说这布是老手艺织的,耐磨。顾时砚笑着接过来,说“刚好装我的绘图工具”,后来每次去工地,他都背着这个袋子,帆布上渐渐沾了些洗不掉的颜料渍和水泥印,他却总说“这样才有设计的味道”。
林未晚把帆布袋抱出来,坐在地板上轻轻翻开。里面没有绘图工具,只有一叠叠用长尾夹固定好的图纸,是她刚入行时画的初稿。纸张边缘已经微微泛黄,上面还留着顾时砚用红笔标注的修改意见,字迹遒劲,带着他惯有的认真——“连廊弧度再柔一点,贴合人体工学”“花箱高度减五厘米,方便老人打理”,甚至在一张图纸的角落,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晚晚,进步很快”。
指尖拂过那些字迹,像是又触到了当年的温度。她想起那时她总因为画不好细节而焦虑,顾时砚就把她的图纸一张张铺开,陪着她改到深夜,有时她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总能看到桌上放着温好的牛奶,和改好的标注。那些日子里,连加班的灯光,都带着暖意。
帆布袋的内侧有个暗兜,林未晚的指尖探进去时,摸到了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便签纸。纸张很薄,边缘有些磨损,是她以前常用的款式。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的字迹是她的,却记不清是何时写的——“今天和时砚去看了老巷改造的现场,他蹲在青石板上算坡度,裤脚沾了泥,却笑着说‘这样雨水就能自己跑出去’。原来好的设计,不是有多华丽,是能藏在细节里,让人觉得踏实。”
便签纸的背面,有一行小字,是顾时砚的笔迹,比她的字略大些,带着温柔的力道——“晚晚,设计是服务生活,而你,是我生活里最好的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