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91章 寒冬里的火种

第91章 寒冬里的火种(2/2)

目录

“第二,研发投入不减反增。”王钦继续道,“越是市场不好,越要投资未来。3G预研、Lux系统、还有我们现在被专利卡脖子的通信算法,这些都是决定华创未来五年、十年竞争力的关键!现在投入,竞争对手少,人才成本相对低,一旦行业复苏,我们就能抢得先机!暂时的订单减少,正好让我们的研发团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和积累。”

“第三,苦练内功,优化管理。”他看向生产和管理部门,“利用这个相对‘清闲’的时期,全面推行ERp系统,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人均效率。把前两年快速发展中忽略的管理细节补上来。”

“第四,关注新兴机会。”王钦目光深邃,“泡沫破裂了,但互联网的应用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在增长。我们要密切关注那些在寒冬中依然能存活下来的应用模式,比如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等。华创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如何更好地为这些未来的巨头服务?甚至,我们是否可以以投资的方式,提前布局?”

王钦的这番“反周期操作”论调,像一股强劲的风,吹散了会议室里的悲观情绪。他描绘的不是在寒冬中瑟瑟发抖、被动挨打的场景,而是主动出击、囤积粮草、迎接下一个春天的战略蓝图。

会后,华创非但没有收缩,反而掀起了一场“人才引进”和“管理优化”的运动。人力资源部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面试从硅谷回流的人才,接触国内知名研究院所的项目团队。研发中心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生产线上,则在进行精益生产的培训和试点。

王钦本人也亲自出面,面试了几位从美国知名通信企业裁员潮中回国的资深架构师。他与他们畅谈技术趋势,描绘华创的愿景和决心,开出的不仅是丰厚的薪酬,更有参与打造世界级技术的挑战和机遇。这种诚意和远见,打动了不少高端人才。

当然,质疑和阻力并非不存在。巨大的投入导致短期财务报表承压,引来了一些小股东的不满。但王钦顶住了压力,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对董事会的控制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既定战略。

一天傍晚,王钦和林晓霞在小区散步。林晓霞感受到丈夫眉宇间的一丝疲惫,轻声问:“最近压力很大吧?听说公司又在大量招人,外面可都在传It行业不行了。”

王钦握了握妻子的手,笑了笑:“晓霞,记得我们刚摆地摊的时候吗?冬天最冷的时候,别人都收摊回家了,我们坚持出摊,反而能赚到更多。为什么?因为竞争少了,需要东西的人总还是有。现在也是一个道理。寒冬冻死的是弱苗,但土壤下的根系,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长得更深、更壮。等春天一来,就能最先破土,长得最快。”

林晓霞看着丈夫眼中熟悉的、充满自信的光芒,安心地点了点头。她相信他的判断,就像相信这么多年来,他一次次带领家庭和公司穿越迷雾一样。

华创这艘大船,在王钦的掌舵下,没有在寒流中抛锚停滞,反而开足马力,向着更深邃、也更充满希望的技术深海驶去。寒冬里,华创正在默默点燃未来发展的火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