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传递的安全感(1/2)
从派出所回来的路上,雨薇手里的《女性安全防护手册》被她紧紧攥着,封面上的蓝色纹路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坐在副驾驶座上,她翻来覆去地看着手册里的内容,脑海里不停闪过王警官和年轻警察叮嘱的话 ——“背包尽量背在身前”“报位置说清标志性建筑”“遇到危险先跑再呼救”,这些实用的知识像一颗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让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回到公司时,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雨薇立刻回到实验室,找出一张 A4 纸,拿出笔,开始认真整理 “夜间出行安全小贴士”。她把警察教的内容和手册里的重点,分了三个板块:“出行前准备”“途中注意事项”“突发情况应对”,每一条都写得简洁明了,还特意用红笔标注了关键信息。
“出行前准备:1. 手机充满电,存好紧急联系人(至少 3 个)和派出所值班电话;2. 穿舒适的鞋子,方便突发情况奔跑;3. 背包背在身前,贵重物品贴身放,避免外露。”
“途中注意事项:1. 尽量走亮堂、人多的主干道,避开偏僻暗巷;2. 骑电动车时保持车头灯明亮,随时留意周围情况,不戴耳机听音乐;3. 遇到陌生人问路或搭讪,保持安全距离,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突发情况应对:1. 遭遇骚扰或拦截,不与对方硬拼,优先保证人身安全;2. 可假装顺从,寻找机会往人多的地方跑,边跑边喊‘救命’;3. 及时拨打 110,报位置时说清附近标志性建筑(如 xx 大桥、xx 超市),方便警方快速定位。”
整理完后,雨薇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重要信息,还在末尾加了一句:“建议中班同事约着一起上下班,互相照应,安全更有保障。” 她拿着这份小贴士,跑到公司打印室,一次性打印了十份 —— 一份贴在实验室的公告栏上,一份贴在公司大门的公告栏,剩下的几份分别放在茶水间、更衣室等同事常去的地方,确保每个人都能看到。
刚贴完公告栏上的小贴士,就有同事围了过来。化验室的张姐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读着:“‘背包背在身前’,我以前总喜欢把包挂在电动车把手上,现在想想确实不安全,万一被抢都反应不过来。” 同事小王也凑过来说:“我之前总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晚上走暗巷也没在意,看了这个才知道,得多注意细节,比如不戴耳机听音乐,才能及时发现周围的异常。”
雨薇站在旁边,耐心地给大家补充:“这些都是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教的,他们还说,咱们之前走的那条暗巷,最近会维修路灯,以后晚上走会亮堂很多。另外,我把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存在同事群里了,大家可以存到手机里,遇到情况随时打。”
她还在同事群里把 “夜间出行安全小贴士” 拍照分享,附上一句:“最近轮到中班的同事,咱们可以约着一起上下班,比如住在东边的同事可以一起走 xx 路,住在西边的一起走 xx 路,互相有个照应。我今晚就和羽辰一起走,以后要是我值中班,也可以等大家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