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车间里的 “赶超浪潮”(1/2)
化验室斩获市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宏业化工。第二天清晨,公司大门还没完全敞开,就有不少员工围在公告栏前,看着张贴的获奖喜报,议论声此起彼伏,眼里满是自豪。
“没想到咱们化验室这么厉害,居然拿了全市第一!”
“我昨天在食堂听俊辉说,他们为了备战,连续半个月都在实验室熬夜呢,这份努力就该拿奖!”
“以后可得多跟化验室的人学学,看看他们是怎么把技术练得这么扎实的。”
刚到上班时间,设备部的老王就急急忙忙跑到化验室,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设备维护记录册。他一把拉住正在整理实验器材的羽辰,语气里满是急切:“羽辰啊,听说你们在大赛里测水质特别厉害,能不能教教我们设备部?我们车间的循环水最近总出问题,检测了好几次都没找到原因,再这样下去,设备都要受影响了。”
羽辰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其实循环水检测和我们大赛里的水质检测原理差不多,主要是看 ph 值、硬度和微生物含量。等我忙完手里的活,就跟你一起去车间看看,咱们现场分析。”
老王一听,顿时喜笑颜开:“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准备器材,等你消息!”
另一边,俊辉也没闲着。他趁着午休时间,在公司内网搭建了一个 “技能交流区”,专门用来分享化验室备战大赛的经验。他把大赛的操作要点、易错环节、数据处理技巧都详细地写了上去,还附上了自己手绘的仪器操作示意图。没想到帖子刚发布没多久,就有上百条跟帖,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在留言请教问题,甚至还有其他车间的技术骨干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小磊更是把蒋主任那本泛黄的实验笔记本扫描成了电子版,还在每一页都标注了现代仪器的操作对比 —— 比如当年蒋主任用手工滴定的方法测含量,现在可以用自动滴定仪快速完成;以前需要手绘校准曲线,现在用电脑软件就能自动生成。这份 “古今结合” 的资料一经上传,立刻成了内网最热门的下载资源,不少年轻员工都说,从这本笔记本里,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学到了老一辈的严谨态度。
很快,一股 “学技能、比干劲” 的热潮在公司各个车间蔓延开来。以前一到下班时间就准时打卡走人的年轻人,现在总缠着老师傅问技术要点,车间里的培训室每天都挤满了人;设备保养记录以前偶尔会有马马虎虎的情况,现在每个人都记得比自家账本还清楚,连最细微的螺丝松动都要记录在案;甚至连食堂里的话题,都从家长里短变成了 “今天你学了什么新技能”“这个操作步骤我有更好的方法”。
食堂阿姨看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忍不住打趣:“最近你们这群孩子,眼里都有光了,跟以前比,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