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85章 谋网

第285章 谋网(1/2)

目录

夜色渐深,陆昶面前的灯油添了又添。他反复咀嚼着那些史书中的谋略片段,心中愈发清明。谋略之道,绝非死板套用,贵在因人施计,组合运用。

对于谨慎之人,就要设法使其多疑。 他想起贾诩离间韩遂、马超。贾诩深知二人并非铁板一块,先是在阵前与韩遂叙旧,引得马超疑心;再故意送涂改不清的书信,加深马超对韩遂的猜忌;最后假意约定韩遂里应外合,彻底引爆了马超的杀机。这一连串动作,环环相扣,将“疑”字诀用到了极致。

那么,天师道内部,谁最“谨慎”?无疑是那位深藏不露的孙泰。对付他,或许不能直接离间他与核心成员孙恩的关系,那太难。但可以让他对原本就存在的“隐患”更加不放心。比如,张弘所代表的“民间道官”一脉。孙泰必然知道张弘等人对其激进路线心存不满,只是暂时隐忍。若能制造一些迹象,让孙泰觉得张弘一脉的“不安分”超出了他的容忍限度,甚至可能与外部有所勾连……以孙泰的谨慎多疑,他会如何反应?是加紧内部清洗,还是暂时隐忍,静观其变?无论哪种,都足以在对方阵营内部制造紧张,消耗其精力。此乃借力打力,催生内疑。

对于暴躁之人,就要设法激怒,以乱心智。 孙恩便是此类。对付他,单纯的流言或许不够。可曾记得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散布“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括耳”,成功让赵国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针对孙恩,或许可以“捧杀”。散布流言,称“天师道中,唯孙恩将军勇猛无匹,深得道众拥戴,假以时日,必为道中砥柱,乃至……青出于蓝”。此类话语,看似褒扬,实则将其置于风口浪尖,既可能引起孙泰的微妙猜忌,更能助长孙恩的骄狂之气,令其更易被激怒,做出冒进之举。此乃养其骄气,促其狂悖。

谋略组合需要一定资源才能完美发挥。 陆昶审视自身,他缺兵少将,金银亦不宽裕。但他有信息,有对人心弱点的洞察,更有谢家、王家若隐若现的潜在支持。他无法像秦国那样动用举国之力散布谣言,但他可以借助张弘的渠道,将某些“信息”精准地投放到天师道内部;他可以利用王、谢两家在建康士林和官场的影响力,让某些流言显得更具“可信度”。

每个人弱点不一致,唯有满足需求才能驱使。 他再次梳理那些关键人物。司马曦需求的是皇位或至高权柄,此非他能满足,但可“制造”机会,让其觉得与天师道合作是唯一捷径,从而更加依赖,也更容易在关键时刻被“背叛”所伤。丹阳纪氏需求火器与技术,以及安全保障,他可暗示朝廷能提供比天师道更“可靠”的承诺与技术交换,诱使其动摇。吴郡朱氏等被天师道触及利益的家族,需求的是夺回或保住自家利益,他可提供“同仇敌忾”的立场和有限度的合作,使其成为牵制天师道的力量。

智略需要权利金钱美色等等才能运转自如,驱使人性。 陆昶承认这一点。他此刻无法大规模运用金钱美色,但他拥有“东海郡公”的身份和权位,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代表着一定的官方背书和潜在影响力。他可以利用这身份,给予某些人“承诺”或“庇护”。他还可以利用信息差,制造“虚拟”的利益,比如暗示某些人,挫败天师道阴谋后,他们能获得怎样的封赏或政治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