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碧涛(1/2)
慕容厉陆路进攻的挫败,让陆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东海郡的未来,绝不能仅仅局限于陆上防御。浩瀚的海洋,既是天然的屏障,也应是通往财富、力量乃至战略主动的坦途。且清徽真人曾提及,建康方面可能动用阴晦手段,若能从海上建立一条相对独立、隐秘的联络与物资通道,其战略价值不可估量。
于是,在春耕夏耘的间隙,一项名为 “碧涛” 的绝密计划,在东海郡沿海几个被严格封锁的港湾内悄然启动。主持此事的,是陆昶新近提拔的一位特殊人才——原疍民首领,周鲲。
周鲲年约四旬,皮肤黝黑粗糙,是常年海上生涯的印记,但一双眼睛却锐利有神,对海流、季风、暗礁了如指掌。他麾下原本聚集着数百名被陆上人轻视、生活困苦的疍民,胥民是指古代沿海水上居民的统称。陆昶颁布的《募兵令》和惠民政策,并未因他们身份低微而将其排除在外,反而因其熟悉水性而格外看重,这深深打动了周鲲。
这一日,陆昶与谢玄、高啸,在周鲲的引导下,秘密视察了位于郯城以东一处隐蔽峡湾内的“碧涛营”。此地戒备森严,外围由高啸的内卫层层设卡,内部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的楼船巨舰,而是数艘外形奇特的新式船体。它们比寻常渔船大,却又比朝廷的官船显得更为修长、低矮,船首尖锐如刀。
“府君请看,”周鲲指着其中一艘已接近完工的船只,语气中带着自豪,“此乃按使君所绘图样改造的‘海鹘船’。船体采用新式榫卯与铁钉混合结构,更加坚固;以‘水密隔舱’之法,即便一两处船舱破损,亦不致沉没。最重要的是,我等依照使君指点,改进了帆装与舵效,使其在侧风、逆风下亦能较好行驶,远比旧船灵活迅捷!”
陆昶仔细观察,点头认可。他带来的现代船舶知识虽然零散,但结合此世工匠的经验与周鲲等疍民的实践,已然初见成效。他又看向船侧安装的几具改良型床弩和一种新打造的、带有倒钩的拍杆,问道:“弩箭射程与威力测试如何?拍杆操作可还便利?”
周鲲答道:“回府君,弩箭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以上,在海上已属难得。拍杆由绞盘驱动,虽不及床弩迅捷,但近身接舷时,一击之下,足以碎木断桅,威力巨大!弟兄们正在加紧练习配合。”
谢玄看着这些与北府军水师风格迥异的战船,眼中异彩连连:“陆兄,此船看似不大,然其设计理念先进,兼顾速度、灵活与防护,若成规模,在近海作战,必将是一支奇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