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11章 武论

第211章 武论(2/2)

目录

· “守中有攻,以攻助守。” 他强调防御的主动性,“纯粹防御终会被动。当训练精锐灵活之小股部队,如谢玄将军所辖之快速反应骑兵与高啸之斥候营,依托防御体系和地形优势,不断袭扰敌军粮道、狙杀其斥候、疲惫其兵力。此非寻求决战,而在积小胜为大胜,挫敌锐气,乱其部署,将战场主动权牢牢掌控于我手。”

其三,《伐交篇——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最后,陆昶将武备的运用,提升到了战略与心理的层面: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他阐述超越战场之外的较量,“武备之用,非必见于刀兵。通过外交手腕,结交与国,孤立强敌;通过经济手段(如盐铁禁运),削弱敌国战争潜力;通过宣传其暴行,彰显我之仁义,争取天下民心,此皆为‘伐谋’‘伐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他格外重视心理战的作用,“攻心,非独对敌,亦对己。对敌,可如‘郗’字旗疑兵,惑其心智,乱其判断;可散布谣言,离间其君臣将帅。对己,则需明赏罚,使士卒知为何而战;恤伤亡,使将士感其价值;宣正义,凝聚同仇敌忾之心。民心士气,实为武备之魂魄,其力无形,却能决定胜负天平。”

当《武备篇》的初稿与《文器篇》一同呈现于东海郡核心层面前时,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的强大力量。

谢玄赞叹道:“陆兄之《武备篇,与《文器篇》一脉相承,浑然一体!以往读兵书,皆言奇正、谋略,却从未有将武备之根基如此深刻地与民生、科技、民心相连!‘民心为垒’、‘技器为锋’,此八字真言,道尽了我东海新军之所以能战之本!如此治军,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高啸亦深深认同:“府君将斥候游击、情报收集、心理扰敌皆纳入武备体系,使其不再是零散手段,而成有机整体。属下日后行事,方向更为明确矣!”

《武备篇》与《文器篇》共同构成了陆昶《治世新策》的核心思想。它向所有东海军民,也向外界昭示:东海郡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武力扩张,而是一种以“文器”滋养“武备”,以“武备”守护“文器”的、内外兼修、文武并重的强国之路。这条道路,以其深刻的务实精神与强大的理论逻辑,正悄然成为吸引天下英才、凝聚郡内人心的巨大磁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