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藏薯(1/2)
秋风一日紧似一日,卷着枯黄的落叶,打着旋儿扑在脸上,已带上了明显的寒意。郯城内外,忙碌了一整个秋天的气息并未停歇,反而转向了另一种节奏——为过冬做准备。
城西的李家村,如今已并入了更大的王家屯堡。曾经的农户李三郎,如今是郡中新军的一名辅兵,正在营中操练。家中只剩他的婆娘王氏,带着七岁的娃儿狗剩,守着分得的三十亩田地和满仓金黄的“陆公薯”。
这日一大早,屯堡里的铜锣就被里长敲得铛铛响。“郡守府有令!各家各户,管事的,都到谷场集合!府君有越冬新政颁布!”
王氏连忙用头巾包好头,牵着睡眼惺忪的狗剩,随着人流涌向屯堡中央的谷场。谷场上早已黑压压站满了人,男女老少皆有,脸上大多带着好奇与期盼。自从陆府君来了之后,每次“新政”都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里长站在一个石碾上,手里拿着一张告示,旁边还站着两名郡府派来的小吏。“静一静!都静一静!”里长扯着嗓子喊,“府君仁德,念及今冬可能是咱东海郡安定后的第一个大冬,特颁下几条越冬令!都听仔细了!”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竖起了耳朵。
“第一条,关乎咱的命根子,‘陆公薯’!”里长挥舞着告示,“府君说了,这薯怕冻,不能像往年存谷子那样随便堆着!郡府工匠琢磨出了新法子!各家立刻动手,在屋内或院里,挖‘藏薯窖’!”
旁边的小吏赶紧拿出几幅画着图的木板,向众人展示。“看清楚了!窖要深过冻土层,底下铺干沙,薯要轻拿轻放,不能破皮,一层薯,一层干沙或者干稻草隔开!窖顶要留通气孔,用草盖好,防雨雪又透气!记住了吗?按这法子存,这薯能吃到明年开春不坏不烂!”
底下顿时议论开来。“这么麻烦?”“哎呀,府君还能害咱?肯定是为了咱好!”“就是,就是,府君来了后哪一件事不是为了我们好”
王氏也暗自记下,她家仓房里薯堆得像小山,正愁怎么存放呢。
“第二条!”里长继续喊,“寒衣令!郡府工坊新织出了一批厚实棉花布,还有弹好的新棉!家里有在郡兵营、或是参加了屯田队、水利工的,凭军籍或工牌,可以半价购买布匹,低价换购棉花!一家最多限三人的份量!钱不够的,可以先记工分,明年用工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