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棋局(1/2)
洛阳,大司马府。
相较于建康城内的风雅与涟漪,这里的气氛更显凝重肃杀。校场上士卒操练的呼喝声隐隐传来,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金铁与征伐的气息。
桓温踞坐于胡床之上,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只是眉宇间较之以往,更添了几分深沉的思虑与不易察觉的阴郁。他手中也拿着一份关于东海郡详情的密报,以及一小袋作为样品呈送来的“陆公薯”干。
“亩产数十石……嘉禾……”桓温捏起一块暗红色的薯干,放在眼前仔细端详,语气听不出喜怒,“陆昶此子,总能给人‘惊喜’。”
他身侧,心腹谋士郗超微微躬身,冷静地分析道:“明公,此物若真能大规模推广,确为固本安邦之祥瑞,于国于民,善莫大焉。陆昶献此嘉禾,朝廷褒奖,名望骤升,亦是理所应当。”
桓温将薯干丢回袋中,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理所应当?景兴,你当真如此认为?”他站起身,踱至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徐、青,最终落在广陵、京口等扼守长江下游的重镇。
“陆昶,是谢安石举荐的人。”桓温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当初将他放到东海那等死地,一来是给谢家一个面子,二来也是看他有些锐气,或可搅动僵局,即便折了,也无足轻重。未曾想……此子竟真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他的手指重重点在东海郡的位置:“整吏治,平豪强,剿海寇,如今又得此祥瑞收拢民心……短短半年,东海已近乎铁板一块。朝廷如今又加封他都督青州军事,虽是虚衔,却也是名分!假以时日,若让他真将青州也经营起来……”
桓温没有再说下去,但郗超已然明白其深藏的忌惮。陆昶崛起的速度太快,根基虽在边郡,但潜力惊人。更重要的是,他并非桓温嫡系,甚至隐隐与倾向于朝廷的谢氏一脉更为亲近。这样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出现在长江下游北岸,对于志在更进一步、甚至觊觎神器的桓温而言,绝非好事。
“明公所虑极是。”郗超接口道,语气依旧平稳,“陆昶如今声望正隆,又有祥瑞加持,朝廷倚重,急切间动他不得,反会授人以柄。然,其势未成,亦非全无制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