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129章 大善亦有弊

第129章 大善亦有弊(1/2)

目录

谢安见陆昶已然听进了那番关于“政在利民”的核心论述,眼中虽仍有震撼与思索,但更多的是求知的灼热。他知道,火候已到,需以更具体、更深刻的典故,将这理念锤锻进对方的认知深处。

他并未急于继续高论,而是执起手边的紫砂小壶,为彼此重新斟满已微凉的茶汤。水声潺潺,在这寂静的书斋内显得格外清晰。氤氲的热气稍稍缓和了过于凝重的气氛。

“道理虽明,然世事纷繁,往往知易行难。”谢安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舒缓,如同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却字字蕴含着千钧之力,“昔日孔子门下,有两位弟子,其行事作风迥异,结果亦截然相反,足可为后世为政者镜鉴。”

陆昶立刻凝神屏息,知道这才是今晚真正的精髓所在。

“其一,便是端木赐,子贡。”谢安缓缓道,“子贡其人,富致千金,且仁心慷慨。其时,鲁国有一法:凡有鲁人在他邦沦落为奴仆者,若有国人能出资将其赎回,归国后可至公府依例领取赎金,以示国家不忘其民,亦鼓励国人行此义举。”

“后,子贡果真于外邦赎得鲁人,携之归国。然其人生性高义,且家资丰饶,竟**推辞不受府库之赎金**。自以为如此方算得彻底的高风亮节,完满的仁义之举。”

故事至此,似乎子贡所为无可指摘,堪称道德楷模。陆昶亦微微颔首。

然而,谢安话锋陡然一转:“孔子闻听此事后,非但未加赞赏,反而**喟然长叹,曰:‘赐失之矣!’**”

“失之?”陆昶不禁讶异出声,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然也。”谢安目光炯炯,“孔子继而言道,其意大抵如此:‘**夫圣人之举事也,所虑者远,所求者大。其行可移风易俗,其所教可施于百姓万民,非独为成就一己之私德美名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