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归心似箭(1/2)
大巴缓缓驶离异国町屋的街巷,窗外景致从密集的木构建筑逐渐过渡到开阔的郊野公路。阳光透过车窗,将整个车厢映照得明亮温暖。小张迫不及待地取出那枚铜制齿轮,用红绳系在车窗旁的扶手上。金属扣环偶尔轻叩玻璃,发出细碎的声响。他的手指一遍遍抚过齿轮边缘补刻的痕迹,低声数着:\"一圈、两圈......转满一百圈,就能看到家乡的青石板路了。\"这枚曾在机场失而复得的齿轮,如今成了他度量归途的标尺。晨光中,铜齿轮边缘泛起微芒,照亮他眼底的期待。
车厢里洋溢着暖融融的喧嚣。孩子们膝头的护本纹背包纷纷敞开,露出里面珍藏的信物。木牌相碰发出轻响,竹丝窸窣摩擦,细碎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我的拓片放哪儿去啦?快看,我的竹丝颜色变得更沉了!\"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急切而顾柔的合奏。
小语正低头专注于膝上那幅\"半梅合璧\"纹拓片。纸面微皱,墨意氤氲,那是她在松本爷爷工坊前亲手拓印的纪念。此刻她正拈着从新加坡带回的胡姬花丝线,沿着拓片边缘绣出细密轮廓。\"一定要在到家之前绣完,\"她轻声自语,一边将拓片仔细按在传艺手册上抚平,\"刘爷爷说,三代传艺墙上的'旅行记忆区'已经留好了位置。\"朵朵从邻座探过身,递来三根紫藤竹丝:\"用这个绣梅枝吧,林奶奶说竹丝绣出来的纹路更挺拔。\"
顾云深倚在窗边,目光静静落在沈砚辞身上。他正翻阅父亲留下的旧手札,最新一页夹着松本爷爷所赠的半梅木片拓印,周围是孩子们用铅笔添上的涂鸦:小语的胡姬花、小张的齿轮、朵朵的竹丝......这些稚拙的线条围绕木片拼合成一枚小小的护本纹。\"当年父亲归途之中,手札里也夹着半块梅纹木片,\"沈砚辞的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他写'归心胜刻刀,越海穿雾来'......如今我才真懂得其中意味。\"正说着,车厢后排响起一阵欢呼,陈念举着刻刀跑来,手中捧一块刚刻好的木牌:\"看!'归程木牌'!正面是回家的路线纹,背面是护本纹!\"
车厢中段,老周支起竹编食盒。盒盖一掀,清甜中带着冷香的腊梅气息顷刻弥漫——那是他早在异国就备好的\"归途糕\"。糕面上印着简化的路线纹章:从町屋至老街,每一处途经地都以迷你纹样标记,最终在老街传艺馆的位置嵌着一枚完整的护本纹。\"景明当年带着手艺回乡时,我也在他行囊里塞了这样的糕,\"老周一边给孩子们分糕,一边以指尖轻点护本纹的位置,\"咬到这儿,就快到家了。\"
李奶奶的针线篮此时成了车厢里的\"归心驿站\"。她正低头为每个孩子的护本纹背包缝制\"归心绣囊\"。囊口绣着指向老街的小箭头,囊中安放着一片干青檀叶——启程前特意从传艺馆前的青檀苗上摘下的。\"当年顾爷爷海外拓纹归来,我娘也给他绣过这样的囊,\"她一边轻声说着,一边将绣囊系在小张的背包上,\"青檀叶不枯,归心就不凉......摸到叶子,就知道家一直在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