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守岁(2/2)
夜色渐深,自鸣钟的滴答声成为最安稳的背景音。老周啜着酒,讲起1998年的除夕:\"那年的雪深及膝盖。顾爷爷和你沈爷爷为了修复一尊旧木雕,守岁到天明。两人论着刻纹,手腕酸了就喝口腊梅酒。\"他的声音低沉,\"你沈爷爷说:'守岁,守的就是这门手艺。多守这一夜,手艺就多一分活气。'\"
近凌晨两点,睡意袭来。陈念和小徒弟们像小鸡啄米般点头,最终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未刻完的木片。顾云深轻手轻脚地为孩子们盖上竹制披风——边角绣着迷你护本纹,是李奶奶提前绣好的。
\"当年我和你沈老师守岁,也这样趴着睡着了。\"顾云深轻声说,\"顾爷爷把他的旧披风盖在我们身上,说'守岁的孩子,睡着了也得裹着匠心睡'。\"沈砚辞端来顾水放在孩子们手边:\"如今我们的披风,绣的是新纹路,裹着新暖意,也成了传承路上新的印记。\"
辞旧迎新的钟声即将敲响,众人围拢在传艺砚旁,准备拓印\"守岁团圆拓\"。顾云深和沈砚辞共同执起拓包,拓下祖传纹路;刘老用刻刀拓下刀印;老周用糕点模子拓上带香气的模印;小柱子捧出沈父传下的铜质齿轮,拓下齿痕;陈念和小徒弟们伸出蘸墨的小手,将手印拓在最外层。
当拓纸被合力揭开时,月光从竹窗缝隙照在中央。所有的印记——祖纹、刀痕、糕印、齿轮、手印——奇妙叠合,形成混沌而和谐的图案,像一颗在时光长河中沉浮的暖玉。
自鸣钟的十二下报时音划破夜空。《传艺谣》的调子混着鞭炮声响起。陈念和小徒弟们惊醒,高举刻着\"岁安纹\"的木片欢呼;老周和刘老相视而笑,碰杯的酒液映出团圆拓的影子;小柱子把旧木牌贴在拓纸上,轻声说:\"沈叔,我们守住了。\"
顾云深靠在沈砚辞肩上,掌心的旧疤贴着对方的竹戒。砚池中,浮在墨汁上的腊梅花蕾悄然绽开半朵,清冷幽香裹着酒气在空气中弥漫。
守岁的烛火摇曳,将人影投在墙上。顾云深心中澄澈如镜:守岁,从来不只是熬过一夜时光。它是顾爷爷在风雪中倔强拓下的纹路;是沈父拼到手指发麻也不放弃的瓜子壳;是他和沈砚辞交握拓包时的默契;是陈念紧攥的木片;是小徒弟们象征未来的手印。这是一代代人将匠心裹进年俗,将顾情刻进光阴。让每个守岁夜成为传承路上最温暖的注脚;让每个破晓时刻化作永不熄灭的人间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