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年夜饭(2/2)
自鸣钟敲响七下,年夜饭正式开席。长桌中央摆着别具匠心的\"三代传艺拼盘\":底层是老周的护本纹糕,中层是李奶奶的并蒂梅绣帕衬着酱肉,顶层是陈念用胡萝卜和铜丝制作的迷你传艺馆模型。周院士端着刻有名字的青檀木杯起身——当所有杯子靠近时,刻痕能拼成完整的双梅榫图案:\"这杯酒敬三个'团圆':敬老街坊的烟火团圆,敬手艺人的匠心团圆,敬后辈的薪火团圆!\"
席间欢声笑语不离传承。老周夹了块护本纹糕给陈念:\"当年你顾老师第一次吃这糕,偷偷藏了个模具,被顾爷爷追着满院子打。\"顾云深顿时脸红,沈砚辞忍俊不禁:\"后来他用那个模具刻了块小木牌送我当生日礼物,我至今珍藏。\"小柱子看着鸡汤中的青檀木片:\"沈叔手札里写,这炖过汤的木片洗净后能刻成护身牌,护佑手艺精进。\"李奶奶接话:\"这些年用过的木片,我都串成了小挂坠,盼着能护佑你们手艺代代相传。\"
宴至酣处,陈念跑回工坊抱来一个竹制小盒。里面整齐摆放十二枚刻着生肖的木牌,每个生肖身上都刻着护本纹:\"这是给大家的'守岁牌'!刘爷爷说除夕夜戴上这个,手艺就能守上一年!\"他特意挑出刻着龙和凤的木牌,给顾云深和沈砚辞戴上——龙身鳞甲刻着\"守艺\",凤羽纹路镌刻\"传心\",两块木牌边缘合在一起,正是严丝合缝的双梅榫嵌护本纹。小柱子轻抚分到的牛牌,眼眶湿润:\"沈叔当年也给我刻过牛牌,可惜弄丢了......现在这枚,刻得比当年还要精致......\"
年夜饭在顾馨中渐散,自鸣钟敲响十下,《传艺谣》的乐音与窗外炮仗声交织。众人围拢到传艺砚旁,顾云深和沈砚辞共握拓包,在红宣纸上拓下护本纹。陈念和小徒弟们将生肖守岁牌蘸上朱砂,拓在护本纹四周。小柱子庄重地取出沈父传下的黄铜小齿轮,蘸墨在纸角拓下齿轮印迹。当拓片揭起时,月光照亮纸上图案——生肖纹、护本纹、齿轮印和谐交融,宛如一幅凝聚时光与心意的团圆图谱。
顾云深轻靠沈砚辞肩头,目光落在拓片旁的青檀木杯上,杯沿纹路里还残留着腊梅酒香。远处传来老周的谈笑声、小徒弟的嬉闹声、自鸣钟的滴答声,这些声音在静谧的传艺馆里交织成最温暖的人间年声。
这一刻,他豁然明了:这顿年夜饭,是老周蒸糕上承载心意的护本纹,是李奶奶绣帕中传递的顾暖,是陈念木牌里刻下的期盼,更是前辈的心意、同辈的顾情、后辈的向往,全部融进一碗腊梅鸡汤,刻进一块青檀木,拓进一张红宣纸。这是代代相传的技艺长河中最温暖的烟火,是双星破晓后永存心间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