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交杯酒(1/2)
立誓的余顾尚在空气中流转,裹挟着腊梅淡雅的香气,在传艺馆内静静弥漫。馆内的射灯已被调至最柔和的暖光,光线均匀地漫过传艺砚旁那张光滑的竹制小案,为其镀上一层顾馨的色彩。顾云深正专注地用细砂纸打磨着两只青檀木杯,动作轻缓而细致。杯壁上刻着半圈精致的交缠护本纹,当两只杯子合在一起时,便会严丝合缝地形成一幅完整的双梅榫图案——这是他们昨天熬夜完成的成果。刻到最后一道关键纹路时,沈砚辞轻轻扶着顾云深的手腕,那沉稳的力道与昔日补刻传艺砚时如出一辙。*这双手,曾一起修复过无数古籍,如今又共同刻下属于彼此的印记。*
\"小司仪来咯!\"陈念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他高高举着一个缠着红绸的旧酒坛,兴冲冲地跑进来。酒坛上\"腊梅春酿\"四个遒劲大字是沈父亲笔所书,封口的蜡印上还清晰地留着顾爷爷当年按下的指印轮廓。孩子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把沉甸甸的酒坛放置在竹案中央,然后从袖袋里摸出一张被他攥得皱巴巴的红纸条,那是他照着老街喜帖样式认真描摹的\"司仪流程\":\"第一步,倒酒!第二步,交杯!第三步,喝!\"念到最后,他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肩头那只护本纹布偶也随之轻轻摆动。
沈砚辞神色庄重地接过酒坛,指尖触碰到蜡印下那道隐秘的\"传艺缝\"——顾爷爷当年封坛时曾说,要等\"对的人\"来开。他取出\"守拙\"刻刀,刀尖精准地探入缝隙,手腕微一用力,\"咔\"的一声轻响,尘封的缝口应声而开。霎时间,陈年腊梅酒的醇厚甜香混合着松烟的古朴气息弥漫开来,与传艺砚散发的青檀清香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而醉人的馨香。
\"爷爷说过,这坛酒要等到'守艺有成,同心相守'之时才能开启,\"沈砚辞一边低声说着,一边将琥珀色的酒液缓缓注入两只木杯中。酒液在杯中荡漾,映着杯壁上精致的护本纹路,仿佛有细碎的光芒在其中流动。\"今天,正是时候。\"顾云深握紧顾热的木杯,指腹轻蹭杯底那不易察觉的刻字——两人的名字各嵌在半朵梅纹里,当杯子合拢,名字便会在并蒂梅中完美相融。*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匠心相印\",不仅是技艺的契合,更是心灵的共鸣。*
\"交杯酒要挽着手才作数!\"陈念着急地踮起脚,拽着两人的衣袖,把顾云深的手搭在沈砚辞手腕上,又将沈砚辞的手绕过来,让两只盛满琼浆的木杯在空中交叠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孩子兴致勃勃地举起迷你护本纹灯笼凑近,暖光打在交叠的杯沿上,映得杯中酒液晶莹剔透:\"刘爷爷教的吉祥话!'护本纹缠,双杯相挽;守艺同心,相守百年!'\"灯笼轻轻晃动,两人被拉长的身影落在传艺砚上,与杯壁的梅纹影子叠印成画。
沈砚辞凝望着顾云深眼底的月光,想起开馆典礼上海外学员举起拓片时眼中的光芒——与此刻顾云深眼中的辉彩如出一辙。\"当年在新加坡修复《郑和贝叶经》时,你说'手艺是桥,能连起所有守心的人',\"他举杯轻碰顾云深的杯沿,酒液泛起细碎涟漪,\"今日这杯酒,敬我们坚守的手艺,也敬你我共建的这座连心之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