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沈家冤案昭雪(2/2)
阿木递来一个古朴桐木盒,里面是用珍藏香樟木雕刻的笔架,侧面刻着\"父志子承\"四字,木纹沟壑里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箔——那是小雨和孩子们凑零花钱一片片粘上的心意。
回程车上,沈砚辞一直沉默摩挲着通知书光滑的封面。顾云深从帆布包中小心取出一本厚实的手工装订册子——《守护录》。扉页贴着泛黄老照片:沈父与顾爷爷并肩而立,笑容温和,背景里新栽的腊梅树还显纤细。
\"我们把这个放在问渠斋最显眼的玻璃展柜里,和你爷爷的修复笔记并排。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爷爷、太爷爷,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问渠斋院角,老周正仔细将\"热烈祝贺沈敬言先生平反昭雪\"的红色横幅悬挂在盛放的腊梅枝头。孩子们围在树下,用清脆童声齐唱《古籍守护歌》。小雨高举沈砚辞送她的青翠竹笔,蘸着金粉在红幅边角认真画下一朵盛开的腊梅。
沈砚辞站在散发樟木清香的旧木箱前,郑重将通知书和《守护录》并排放置。旁边是顾爷爷工整的修复笔记、宋代古籍残片,还有那页褪色却触目惊心的染血冷金笺。午后阳光斜照进来,温柔地给箱中所有承载记忆与荣光的物件镀上金色光晕,如同父辈慈祥的目光沉沉落在他肩头。
\"爸,我守住了。\"沈砚辞对着木箱轻声道,声音如叹息却重若千钧。他紧握顾云深微凉的手,十指相扣,\"也找到了想一起守下去的人。\"
顾云深靠在他坚实的肩上,鼻尖萦绕樟木沉稳香气与金箔微凉气息。在这一刻,他深刻领悟到,\"昭雪\"从来不是终点——它是对过往苦难与坚守的告慰,是对当下清白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深切期许。那些隐藏在账本里的密语,铭刻在笔杆上的家训,浸染在笺纸上的血痕,历经劫火非但未曾湮灭,反而化作\"烬中炽焰\"最珍贵的养分,让这份关乎文脉、正义与爱的传承,在拨云见日后长得更加挺拔坚韧。
傍晚凉风拂过小院,腊梅清冽花香与厨房飘出的桂花粥甜香交织飘远。沈砚辞和顾云深并肩坐在老藤桌旁,看着小雨和孩子们在石桌上铺开新抄的冷金笺,一笔一划认真地临摹\"清白\"二字。老陈俯身指点运笔力道;赵伯和阿木在院落一角叮当敲打,合力搭建更宽敞的抄纸架。
沈砚辞目光扫过院角腊梅,落回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心中一动,拿起竹刀取过青翠竹片凝神刻划。顾云深凑近看去,竹片上逐渐浮现\"敬言顾云深\"四字,被精心刻在一圈舒展的腊梅纹样中央,如同永恒承诺。
\"等明年春天,\"沈砚辞放下刻刀,握住顾云深的手,将带着竹屑清香的竹牌放在他掌心,声音充满笃定,\"我们就把这块竹牌挂在新栽的腊梅树上。让它陪我们,陪孩子们,陪问渠斋,见证每一个春天。\"
顾云深用力点头,指尖轻抚竹牌上深深浅浅的刻痕。那些曾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过往,那些泪水与抗争,仿佛都化作了生命长河中最温柔的馈赠——父辈沉冤昭雪,爱意在阳光下安然栖放,而那关乎技艺、文化与道义的传承之火,也在正义与爱的守护下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这,或许就是\"烬中炽焰\"历经劫波后,最圆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