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50章 窗外消失的车影

第50章 窗外消失的车影(2/2)

目录

顾云深也转过头看他。沈砚辞眼里映着渐暗的天色,却比即将升起的星星还亮。\"不是我一个人守住的。\"他轻轻碰了碰沈砚辞左臂上那道还没完全消退的薄茧——那是无数次护着他、护着传承留下的印记,\"是你陪我闯过所有难关,是周叔默默帮我扛着累,是这些孩子们让我明白,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巷口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老周正带着他们收拾画具。顾云深抬头,看见老周把孩子们今天的作品一张张贴在院墙的展示区。夕阳最后的光落在那些稚嫩却真诚的画上,青的叶、金的箔、红的花,像一片闪烁的小星河。\"我们回去吧,\"沈砚辞轻轻拉他的手,\"粥该凉了。\"两人并肩往亮起灯的院里走,身影在青石板上紧紧叠在一起。

灶上的砂锅还冒着热气,老周已经把腊梅粥盛进了粗瓷碗,每碗边都摆了一两块撒着桂花的甜糕。\"刚才看你们在巷口站了好久,\"老周笑着递过粥,\"是不是又想起以前的事了?\"他语气轻松,\"都过去啦,现在多好。孩子们爱学,古籍也一页页修好了,以后咱们就踏实过日子,把这手艺好好传下去。\"

顾云深接过碗,小心喝了一口。粥温润香甜,带着腊梅花的清冽,暖意从喉咙一直滑到心底。他看向堂屋的座钟,黄铜指针稳稳指向六点,\"滴答\"声规律地响着,像在为这安稳的日子打拍子。旁边的樟木箱上,沈父的辨纹钥静静躺着,旁边是爷爷用了一辈子的黄铜镊子,还有孩子们刚送的\"问渠斋全家福\"——所有与守护、记忆、传承有关的物件,都在暮色里泛着柔和的光。

夜渐渐深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热闹的巷口恢复了宁静。顾云深和沈砚辞搬了藤椅坐在后院,肩并肩看着星空——和上次在这里看星时一样,北斗星依旧明亮地指着北方,但今晚的星光里多了几分尘埃落定的暖意。

\"年后带孩子们去黄山,\"顾云深把头轻轻靠在沈砚辞肩上,\"我们在母矿旁边种棵腊梅树吧。\"他顿了顿,想象着,\"等树长大了,开花了,远远看着,就像爷爷和你爸,一直在那儿望着我们。\"

沈砚辞点头,宽厚的手掌包裹住他微凉的手指:\"好。还要把修复班再扩大些,让更多真心喜欢的人来学'顾氏修复术',把冷金笺的故事,把我们走过的路,都讲给更多人听。\"他望向院门口那棵在夜色中静立的腊梅树,枝头花苞已经鼓胀,\"等明年这树花开满枝的时候,我们在树下煮一大锅腊梅粥,请竹纸铺的老板、苏师傅他们都来,热热闹闹的,就像一家人团圆。\"

顾云深满足地\"嗯\"了一声,闭上眼睛,把全身重量都安心地靠在他身上——窗外的白色车影早已消失,仿佛带走了所有过往的风霜,留下的是满院温暖的灯光、灶上粥的余温、身边这个可以托付一生的人,还有心里那簇永不熄灭的\"暗室微光\"。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新篇章的开始——关于守护、关于传承、关于相爱的故事,会像问渠斋院里这棵生生不息的腊梅树一样,在漫长的时光里继续生长,在相濡以沫的温暖里永远鲜活,永远明亮。

堂屋的座钟\"当——当——当\"响了七声,声波在暖光里荡漾开。夜色温柔地笼罩着问渠斋,一扇扇窗里透出的灯光像散落的星星,静静照着樟木箱里修复好的古籍,照着墙上孩子们充满生气的画,也照着藤椅上两人始终紧握的手——\"暗室微光\"的故事,在这个温暖的夜晚,写下了逗点,未完待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