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番外篇——蚀日烛龙个人剧情(18)低谷(2/2)
看着她坦然自若的样子,我悄悄松了口气,却又隐隐不安。我以为这场失利只是暂时的,只要再给她一些时间适应,她总能找回巅峰状态。可我没想到,这竟是她状态低迷的开始。
七月的G1赛事宝冢纪念赛,作为上届冠军,蚀日烛龙的参赛让不少老粉丝重新燃起希望。赛道依旧是熟悉的2200米,对手还是那些老面孔,可她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全程她都游离在中后梯队,冲刺阶段虽然奋力追赶,却只拿到了第五名。冲线后,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绕场致意,而是直接走向休息室,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赛后复盘时,数据不会说谎:她的最高速度比巅峰期下降了近8%,冲刺持续时间缩短了1.2秒,最致命的是,她的反应速度变慢了——曾经能瞬间捕捉到最佳冲刺时机的敏锐,如今却常常慢半拍。“是旧伤影响了爆发力。”我指着数据报告,声音沉重,“你的右腿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连续蹬地,所以冲刺时总是后劲不足。”
蚀日烛龙沉默地看着报告,手指轻轻划过“第五名”的字样,良久才开口:“我知道。每次加速时,脚踝都会隐隐作痛,像是有根针在扎。”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无奈,“但我不想放弃,训练员,再给我加点训练量吧。”
我坚决反对:“不行!过度训练只会让旧伤复发,你现在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而不是急于求成。”我们为此争执了很久,最终还是各退一步——我适当增加了她的核心力量训练,却严格控制着冲刺训练的频率,每次训练后都让队医仔细检查她的脚踝。
可即便如此,状况也没有好转。九月的G2京都大赏典,她获得第六名;十一月的G3神户新闻杯,她在最后冲刺时被两名马娘反超,勉强拿到第三名,差点连领奖台都没能站上。这场比赛后,体育报纸的头条不再是“黑色闪电”的传奇,而是“昔日三冠王风采不再”“蚀日烛龙状态持续低迷”这样刺眼的标题。
粉丝的支持度也肉眼可见地下降。曾经场场爆满的应援区,如今只剩下稀疏的几面黑色旗帜;社交媒体上,讨论她的帖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晋马娘的追捧。甚至有极端粉丝留言:“不如早点退役,别再占着参赛名额了。”每次看到这些评论,青云天空都会偷偷删掉,却还是没能瞒过蚀日烛龙。
“训练员,你不用在意那些评论。”她拿着手机,平静地递给我看,“他们说得对,我现在确实配不上以前的荣誉。”我想安慰她,却发现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她的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比她发脾气时更让我心疼。
更让人心寒的是赛事方的态度。以往她参赛,总能拿到最有利的闸位,如今却常常被分到外侧闸位;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她的座位从c位移到了角落,记者们的提问也大多围绕着“何时退役”“是否还能重返巅峰”这类尖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