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特种作战的毫米级交响(1/2)
第三日:夜间破袭战——爆破与火力的交响
午夜零点的鄂霍次克海像是被撕开了天幕,豆大的雨珠裹挟着刺骨寒意,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砸向滩涂。阿江战术头盔面罩上的雨刮器刚艰难地划出半道弧线,便被新一轮密集的雨帘瞬间吞没,视野里只剩下扭曲变形的水幕。
他像一只贴地前行的蜥蜴,四肢并用在泥泞的滩涂上蠕动。尖锐的碎贝壳悄无声息地钻进掌心,锋利的边缘轻易划破战术手套,咸涩的泥浆混着渗出的鲜血,顺着指缝缓缓流淌,带来丝丝刺痛。但此刻,这些都比不上紧贴后背的六块c4炸药带来的寒意。
被体温焐热的楔形炸药微微发黏,表面的\"鱼鳞纹\"仿生涂层像有生命般起伏,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它们硌着肋骨。这是兵工厂耗费数年研发的黑科技,特殊的分子结构能在-40c的极寒环境中,依然保持98%的黏合强度。哪怕置身于冰天雪地,也能确保炸药与目标物紧密贴合,发挥最大威力。
阿江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身体姿势,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克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炸药块随着呼吸轻微起伏,仿佛与自己的心跳形成了某种诡异的共振。雨水不断冲刷着防水背心,却冲不散那股渗入骨髓的寒意,那是死神近在咫尺的气息,也是他即将掌控的毁灭力量。
暴雨如同被激怒的天神倾泻的银鞭,将天地搅成混沌的灰幕。吉克阿依蜷缩在礁石凹陷处,防水作战服的兜帽下,战术平板的冷光映照着他紧绷的下颌。无人机的嗡鸣刚从喉间漏出半声,便被暴雨的轰鸣绞成碎片。他的拇指在触控屏上疾走,菱形操作轨迹如同彝族火塘边古老的战阵图腾,碳纤维机身鬼魅般贴着碉堡顶部俯冲而下,螺旋桨卷起的气流如无形利刃,将生锈的铁皮像枯叶般掀起,带着刺耳的金属刮擦声砸在他的钢盔上,迸出的火星转瞬即逝在雨帘中。
\"二楼第三个射击孔!\"他突然压低嗓音,夜视镜后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热成像屏幕上,五个橙红色的热源正在规律移动,却在某个瞬间,如墨水滴入清水般晕开一团暗斑——那是枪管金属与人体体温的致命温差,在暴雨的冷却作用下,化作了暴露位置的死亡标记。吉克阿依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平板边缘,那里刻着家乡凉山的山棱纹路,此刻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生死博弈的筹码。
二十米外,鹏哥单膝跪在泥泞中,战术手套抹去表盘上的雨水,犬齿咬开手表的背光装置。幽绿的荧光刺破雨幕,在他紧绷的面甲上投下诡谲的光影。\"11分47秒!\"他的低吼混着雨声炸响,腕表边缘的潮汐刻度已经逼近红线。滩涂边缘,灰黑色的浪头正张牙舞爪地扑来,浪花如同贪婪的獠牙,啃噬着爆破点下方松软的地基,每一次退去都带走大片泥沙,仿佛在倒计时的催促下,加速着这场与时间的死亡赛跑。
李凯的食指勾住扳机护圈的刹那,暴雨突然变得黏稠。班用机枪在他怀中剧烈震颤,7.62子弹撕裂空气的尖啸混着枪膛轰鸣,肩胛骨几乎要被后坐力撞进胸腔。曳光弹拖着猩红尾焰,如火龙般在铁丝网上疯狂犁出焦黑沟壑,焊接口迸溅的熔渣如同流星坠落,扎进积水泥潭的瞬间腾起刺鼻白烟,将香客低伏如猎豹的身影彻底吞没。
敌方探照灯的光柱劈开雨幕,如同巨手般粗暴地横扫左侧防区。光束扫过芦苇荡时,战术背心的荧光条在雨水中明明灭灭,却在浪花翻涌间化作浮动的幻影——那是香客用匕首削断芦苇,将诱饵捆扎在随风摇晃的枝杈上。当探照灯第三次掠过同个位置,只照见空荡荡的荧光条在雨中诡异地摆动,仿佛嘲弄着敌人的徒劳。
二楼狙击孔里,伪装枪管刚探出十厘米,傣鬼的睫毛便如精密的雨刮器,将瞄准镜表面的水珠瞬间抖落。雨水顺着他战术头盔的导流槽灌进衣领,他却浑然不觉,舌尖死死抵着上颚,默数着坠落的雨滴。第七滴雨水砸在鼻尖的刹那,他完成呼吸归零,胸腔像被抽走空气的真空舱般纹丝不动。耳麦里传来我作为观察手精准如钟表齿轮咬合的报数:\"侧风4.2级,湿度97%,修正量左0.45密位——\"话音未落,傣鬼的瞳孔已将十字准星嵌进假人眉心,雨水在镜面上凝成的水珠,在子弹出膛的瞬间炸裂成万千细小的星河。
狙击步枪的枪口焰在雨幕中闪成幽蓝的弧光,枪管后坐的震颤顺着肩窝爬进脊梁,傣鬼的腮帮被枪托撞得发麻——这声闷响刚从消音器溢出,就被暴雨撕成碎片,唯有假人靶心的荧光涂料在爆点绽开豌豆大小的蓝斑,像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作为观察手我的战术望远镜里,那具被精准爆头的假人木偶般歪倒,头盔滚落时撞在混凝土墙面上,发出空壳般的回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