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澜沧缉凶之行(2/2)
言罢,陈之东迅速转身,手指在战术地图上重重划过,一道醒目的红线瞬间将澜沧县的重点区域圈定。指甲刮过防水布,发出尖锐刺耳的声响,如同警报声在众人耳边回响。“特别是制高点的狙击组!”他加重语气,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肩负着掌控全局、精准打击的重任,务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陈之东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在我心间激起层层涟漪。下意识地,我的手伸向战术目镜,不经意间触碰到目镜边缘——那里还残留着上午格斗训练时的汗渍,黏腻的触感仿佛在诉说着训练的艰辛。
当“制高点”三个字从陈之东口中说出,我的手指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不由自主地抚过枪托。在枪托的一角,一道用铅笔留下的刻痕映入眼帘——那是妹妹去年生日时,带着童真,一笔一划小心翼翼划下的歪扭笑脸。历经一年的时光摩挲,刻痕虽已有些模糊,却依然清晰可辨。
此刻,即便隔着厚实的战术手套,这道小小的刻痕依然执拗地硌着我的掌心,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一端系着枪托,另一端则紧紧连接着去年妹妹生日的午后。记忆中,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堆满礼物的桌上,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妹妹那张满是笑意的脸庞,在烛光的映照下愈发可爱。
天际传来运输机螺旋桨的轰鸣,起初细微难辨,似远方沉闷的雷声,转瞬之间,便如汹涌浪潮,由远及近,震得人耳膜发颤。我深吸一口气,作最后一次弹药基数检查。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弹匣表面蒙上一层冷冽的金属光泽,反射出刺目的光。每一发子弹,都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前两发空尖弹,弹头设计独特,能在击中目标瞬间迅速扩张,实现精准致命打击;中间五发穿甲弹,凭借高强度的穿透力,足以击穿敌人厚重的防弹衣;而最后的三发曳光弹,是黑暗绝境中的希望曙光,一旦发射,便能向战友传递危急信号。
我掂量着弹匣的重量,这份沉甸甸的熟悉感,瞬间勾起往昔的回忆。每次休假结束归队时,行李箱里妹妹偷偷塞进去的巧克力,同样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但此刻手中的弹匣,冰冷而坚硬,带着战场的肃杀;而妹妹的巧克力,包裹着甜蜜的温度,满是家的温馨,两种截然不同的温度,在心底交织碰撞 。
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液压装置轰鸣声,运输机舱门如巨兽张开的大口,轰然洞开。刹那间,裹挟着滚烫气息的强烈气浪,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吹得人站立不稳。我下意识地眯起双眼,就在这转瞬之间,余光瞥见陈之东指导员伫立在舱门前。他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只是此刻,他的目光紧锁在手腕的战术手表上,眼神深邃而复杂,似在出神沉思。
那是一块颇具年代感的老式机械表,表盘上的划痕与磨损,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岁月。表链上缠着一根褪色的红绳,绳结打得歪歪扭扭,却系得格外紧实。听战友们私下议论,这红绳与手表,是他牺牲的战友留下的珍贵遗物。在舱外阳光的照耀下,手表表盘闪烁着温润柔和的光泽,仿佛带着牺牲战友的温度,跨越时空,与陈之东相伴。
与此同时,螺旋桨高速旋转,掀起的气浪如同无形的巨手,将地面的沙粒裹挟而起,形成一片密集的沙幕。沙粒如尖锐的箭雨,劈头盖脸地拍打在脸上,带来阵阵刺痛。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狙击枪,枪身冰冷的触感让我瞬间镇定下来。跟在队伍的最后,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战友们坚定的步伐和激昂的斗志。
不经意间,枪托上妹妹留下的刻痕,透过厚实的战术手套,传来若有若无的细微触感。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家中,妹妹伸出小巧玲珑的小手,拽着我的衣角,满脸撒娇的模样。这轻柔的触感,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即将奔赴战场的我,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