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死亡竹林(1/2)
浓稠的乳白晨雾,宛如一层厚重的帷幕,严严实实地笼罩着这片古老的山林,万籁俱寂中,唯有蒋涛明沉稳而坚定的脚步声,一步一步,打破了周遭的宁静。他背负着三十公斤的负重,每迈出一步,脚下的作战靴便重重碾碎满地露珠。那细密的“嘎吱”声,在静谧的山林里,被无限放大。
抬眼望去,眼前这条在军用地图上标注为“废弃林场”的小径,实则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抗美援越的烽火岁月里,这里曾是我方至关重要的秘密补给线。无数物资,沿着这条隐蔽的小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时光悠悠,岁月无情。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岁月的痕迹却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岩壁之上,青苔肆意蔓延,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将历史的伤痕悄悄掩盖。可当你拨开层层青苔,便能清晰地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弹孔,如同一道又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默默地向世人讲述着那段枪林弹雨的过往 。每一个弹孔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或是一场激烈的交锋,或是一位战士的英勇牺牲。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守在原地,等待着后人去探寻、铭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蒋涛明仿若潜行的猎豹,身姿矫健,以教科书般标准的战术姿势稳步前行。他双目如炬,恰似鹰隼,犀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动静。每一片树叶的摇曳,每一丝气流的涌动,都能被他敏锐捕捉。
当蒋涛明来到鹰嘴崖弯道时,原本静谧得如同沉睡之地的竹林,突兀地传来一阵沙沙声。这声音十分蹊跷,全然不同于自然状态下风吹竹叶发出的簌簌轻响。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蒋涛明瞬间判断出,这是有人在竹林中刻意穿梭发出的响动。
刹那间,蒋涛明的瞳孔急剧收缩,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他的身体像条件反射一般,迅速贴紧身旁冰冷潮湿的山壁。粗糙的岩壁触感,从后背传来,让他愈发清醒。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如闪电般滑向战术背心,熟练地取出95式步枪。眨眼间,枪身便稳稳地握在掌心。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金属枪身,那独特的质感,就像一剂强心针,让蒋涛明原本紧绷的内心,瞬间安定了许多,安全感油然而生。
三秒,不过转瞬之间,一丝若有若无、带着淡淡苦甜气息的杏仁味,鬼祟地钻进蒋涛明的鼻腔。长期高强度的特训,让他对危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嗅觉。仅仅凭借这一缕若隐若现的气味,蒋涛明脑海中立刻警铃大作——氰化物!
几乎就在念头闪过的同一刹那,一道寒芒如流星般从他眼前划过。伴随着一阵尖锐的破空声,一支麻醉镖擦着护颈飞速掠过。蒋涛明甚至能感受到镖尖划破空气产生的气流,擦过脖颈带来的丝丝凉意。紧接着,“叮”的一声巨响,麻醉镖重重地扎在身旁的岩石上。金属镖尖与坚硬的岩石剧烈碰撞,迸发出耀眼的蓝火花,火星四溅。
与此同时,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这股味道混合着氰化物的气息,愈发浓烈,令人作呕。蒋涛明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致命陷阱之中 。他迅速调整呼吸,握紧手中的95式步枪,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