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牧羊人:活着再见 > 第22章 国境线旁的回响

第22章 国境线旁的回响(2/2)

目录

起初只是微微颤动,接着,它缓缓向前爬行,履带与地面摩擦,发出细微却又异常清晰的声响。战士们瞬间警觉,目光聚焦过来。模型沿着桌上摊开的地图,不偏不倚,朝着中缅边境线的方向行进,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

连长李强,一个身形魁梧、眼神如炬的中年军人,听到动静迅速赶来。他没有慌乱,只是眉头微微皱起,注视着爬行的模型,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短暂的愣神后,他迅速蹲下,仔细观察模型的轨迹,随后直起身,大步走向自己的战术背包。

他从背包深处掏出一个略显陈旧的铁皮盒,打开时,盒盖与盒身摩擦发出“嘎吱”声。盒子里,整齐排列着二十一枚子弹壳,每一枚都有着不同的年份,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却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波澜壮阔又满含热血与伤痛的故事。

连长轻轻拈起一枚2017年产的5.8弹壳,举到眼前,那弹壳在透过窗户的微光中闪烁着冷硬的光泽。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营房里的寂静:“这些,都是历年来边境冲突的纪念。每一枚弹壳背后,都是一场较量,是我们守护边境的见证。”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彭家声,果敢的传奇人物,晚年住在云南临沧。听说,他每天都要听《果敢志》,那里面承载着果敢华人的历史与希望。”

众人凑近,好奇又庄重地看着那枚弹壳。在弹壳内壁,刻着极小的汉字,需得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汉家儿女,守土有责。”这八个字,虽小,却像是刻在了每一个战士的心上,沉甸甸的,满是责任与担当。

这时,我的战术手套突然收紧,一阵寒意从指尖蔓延开来。我迅速向连长报告:“报告连长,今早,我负责的边境监控区截获一段密电:‘老象归林,群象悲鸣。’”这简短的密电,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谁也不知道它确切的含义,但都明白,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连长的目光缓缓扫过墙上的“卫国戍边英雄墙”,墙上的照片里,一个个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注视着营房里的一切。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二等功臣李建军的照片上,那是一位面容俊朗、眼神坚定的战士,却永远的定格在了2011年。

“2011年,老街战役爆发。”连长的喉结滚动,声音略带沙哑,仿佛那些画面就在眼前,“战火纷飞,缅北陷入混乱,三万华人难民涌入瑞丽。他们拖家带口,眼神里满是恐惧与无助。李建军,为了保护缅北华侨,永远地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连长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情绪,“彭家声在电话里跟我说:‘小李,我守住的不是地盘,是汉字的火种。’在那片土地上,汉字、中华文化,就是华人的根。我们守护边境,也是守护着这份传承,守护着同胞的尊严与希望。”

营房里一片寂静,只有那09式轮式装甲车模型爬行的声音,像是在为这段历史、这些故事打着节拍。战士们的眼神里,有悲痛,有愤怒,更有坚定的决心。他们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将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边境线上,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同胞的安宁,守护着那份永不磨灭的信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