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综景:异的浮生 > 第16章 甄嬛传(16)

第16章 甄嬛传(16)(1/2)

目录

回廊雨夜之后,胤礼与胤禛之间,隔了一层再也无法撕破的、粘稠而危险的薄膜。胤禛似乎刻意避着他,但在有限的几次照面中,胤礼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比以前更加灼热、更加复杂的目光——充满了未尽的欲望、噬骨的嫉妒,以及一种近乎自虐的克制。

胤礼心中冷笑。这座冰山,内里已然燃起了地狱之火,离彻底崩塌,只差最后一根稻草。而他,不介意亲手添上这把柴。

他更加专注于在康熙这座主战场上兴风作浪。他的“灵性”与“解意”似乎永无止境,总能恰到好处地迎合康熙的喜好,又能在不经意间,播下混乱的种子。他谈论诗词,能引经据典,让康熙抚掌称赞;他议论朝局,看似天真烂漫的只言片语,却往往能点中某些官员的痛处或某些政策的隐忧,引得康熙深思,甚至偶尔会采纳他“无心”提出的、看似更“宽和”实则更易滋生弊端的建议。

康熙对他愈发依赖,有时批阅奏折至深夜,非要胤礼在一旁红袖添香(尽管胤礼并非女子,但这词用在他身上,康熙觉得异常贴切),方能静心。御案上的点心,必须是胤礼“碰巧”觉得可口的那几样;就连殿内熏香的浓淡,也渐渐以胤礼的喜好为准。

这份独宠,已然逾越了所有界限,成了宫中心照不宣的秘密。朝臣们窃窃私语,阿哥们目光各异,连后宫都感受到了这股不寻常的风向,暗流涌动得更加厉害。

这日,胤礼“偶然”得知,康熙正在为江南漕运总督一职的人选犹豫不决。一方是胤禛推荐的、以清廉刚正着称的能吏,另一方则是胤禩门下、颇善钻营却与江南盐商关系盘根错节的一个官员。

机会来了。

当晚,胤礼在为康熙抚琴时,手法精妙,琴音潺潺,如泣如诉。一曲终了,康熙闭目回味,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胤礼,你的琴技越发进益了,只是这曲中,似有愁绪?”

胤礼放下琴,走到康熙身边,跪坐在脚踏上,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膝头。这是一个极其大胆而亲昵的举动,逾越了君臣父子之礼,却带着全然的依赖。康熙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推开,反而伸手,抚上了他如墨的发丝。

“皇阿玛明鉴。”胤礼的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委屈,“儿臣今日……听到一些闲话,心中不安。”

“哦?什么闲话?”康熙的声音低沉,带着纵容。

“他们说……说四哥推荐的那位大人,虽然清廉,但手段过于严苛,若去了江南那等富庶繁华之地,恐……恐会激起民怨,坏了皇阿玛仁德之名。”他抬起头,眼眶微红,像只受惊的小兽,“儿臣不懂这些大事,只是……只是害怕有人会说皇阿玛用人不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