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分王爷军粮的侯府夫人 > 第191章 功德八万

第191章 功德八万(1/2)

目录

昭国的初秋,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南部新落成的流民安置点——“安澜坊”。坊内,数百栋崭新的木屋整齐排列,屋前的空地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手中挥舞着用麦秆编成的小风车;妇女们围坐在石桌旁,一边缝补衣物,一边聊着家常;男人们则扛着农具,哼着小曲,朝着坊外的农田走去——这里是昭国第八个流民安置点,刚刚接纳了来自大炎东南的两千多户流民,让昭国的流民总数,正式突破了八万。

“李大哥,你看这亩地,土壤多肥沃!今年种上冬小麦,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拍着身边人的肩膀,脸上满是喜悦。被称作“李大哥”的男子名叫李茂,曾是大炎东南的佃农,因遭受水灾,庄稼颗粒无收,又被当地官府逼迫缴纳赋税,无奈之下带着家人逃到昭国。此刻,他看着自己分到的三亩良田,眼中满是感激:“是啊!在大炎,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却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有,如今在昭国,不仅有地种,还有农具、种子,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不远处,负责安置工作的官吏正在登记流民信息。他手中的名册上,最后一个名字被画上红圈——这是昭国接收的第八万名流民。官吏放下毛笔,长舒一口气,对着身边的助手笑道:“八万了!我们昭国接收了整整八万流民!从最初的艰难维持,到如今的井然有序,真是不容易啊!”

助手也感慨道:“这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功劳!推行工分券、分土地、建医馆、办学院,让流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谁还愿意离开昭国啊!”

这一幕,被前来巡查的苏晚看在眼里。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布衣,与流民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当得知李茂因懂水利,被任命为安澜坊的水利小组长,负责带领流民修建灌溉水渠时,苏晚欣慰地说道:“李大哥,好好干!昭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只要你勤劳肯干,将来一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李茂激动得连连点头:“谢皇后娘娘!草民一定好好干,为昭国出力!”

就在这时,苏晚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叮!检测到宿主及昭国累计接收流民突破八万,功德值累积至八万,解锁‘轨车’图纸!”

苏晚心中一喜,强压着激动,继续查看安置情况。她走到坊外的农田,看到流民们正在修建灌溉水渠,水渠的设计合理,水流顺畅,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的。负责技术指导的工匠告诉苏晚,这条水渠建成后,不仅能灌溉安澜坊的千亩农田,还能惠及周边的村庄,解决当地的灌溉难题。

苏晚满意地点头,随后转身返回皇宫。一进皇宫,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楚宴的书房,将解锁轨车图纸的消息告诉了他。

楚宴正在批阅北伐大军的粮草调配奏折,听闻后猛地放下手中的毛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轨车?这又是一种什么神器?快把图纸拿出来看看!”

苏晚点点头,从系统空间中取出轨车图纸,铺在书桌上。只见图纸上画着一辆由多节车厢组成的车辆,车辆下方装有车轮,车轮卡在两条平行的木轨上,图纸旁标注着“以人力或畜力牵引,可在木轨上行驶,载重能力强,速度快,适用于粮草、物资运输”。

楚宴看着图纸,眼中闪烁着光芒:“好!太好了!北伐大军即将出征,粮草运输是重中之重!如今我们的粮草主要靠马车运输,不仅速度慢,而且载重有限,遇到恶劣天气还容易延误。有了这轨车,在木轨上行驶,速度快、载重强,定能解决粮草运输的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