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河内整饬,海防烽烟(1/2)
河内市区的晨雾还未散尽,周明远已带着参谋团队走上街头。昨日激战留下的弹壳还嵌在石板路缝隙里,安南百姓们正自发清扫断壁残垣,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跟在战士身后,捡拾着地上的废铁,眼神里满是对安宁的期盼。“军长,阮代表在市政厅等着,说是要商议物资分配的事。” 沈雨禾快步追上来,手里攥着刚统计好的民生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粮食、药品的缺口。
市政厅内,阮文泰正对着地图皱眉。见周明远进来,他立刻递过一份情报:“日军残部撤出河内后,躲进了海防港,还劫持了三艘华国商船,船上有上海商会运给我们的军火。” 他指着地图上海防港的标记,“那里有法军留下的炮台,日军把重炮架在上面,封锁了整个港口,我们的小船根本靠近不了。”
周明远俯身细看地图,海防港的地形如口袋般狭窄,入口处的两座小山正好卡住航道。“汉斯的坦克营在平原作战厉害,但港口多水洼,坦克施展不开。” 他思索片刻,突然想起系统解锁的 “华安军民协同” 权限,“阮代表,安南游击队熟悉港口地形,能不能让他们配合我们,从水路偷袭?”
阮文泰眼睛一亮:“我马上联系海防的游击队!他们在港口附近有秘密据点,还能找到熟悉航道的老船夫。” 他立刻叫来通讯兵,用安南语交代了几句,“最多两小时,游击队就会派人来对接,他们还掌握着日军炮台的换防时间。”
中午时分,海防游击队的代表阿武赶到。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裤腿还沾着海水,一进门就掏出个油布包:“这是我们画的港口详图,日军的炮台每四小时换防一次,换防间隙有十分钟的空当。我们还发现,他们的弹药库设在港口西侧的仓库里,晚上只有两个哨兵看守。”
周明远当即制定作战计划:“狗剩,你带游击队员跟着阿武,趁换防间隙从水路潜入,先解决炮台的守军;汉斯,你率部分坦克伪装成日军运输队,从陆路吸引注意力;我带主力部队在港口外围埋伏,等炮台被拿下就发起总攻。” 他看向萧雨凤,“战地医院要提前在海防郊区做好准备,这次战斗可能会有不少伤员。”
部署刚结束,佟毓婉的电报就到了。她在重庆协调的第二批物资已抵达友谊关,除了粮食和药品,还有十门美式迫击炮。“秀珠的医疗队也快到了,她们还带了不少针对热带疾病的药品。” 电报里的字迹透着振奋,“华国各地的华侨都在关注援安战事,上海商会还在募捐,一定会帮你们打赢这一仗!”
傍晚的河内街头,华国援安部队正帮着百姓重建房屋。汉斯扛着木板,跟着安南工匠学修屋顶,笨拙的动作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狗剩则带着队员,给孩子们分发从华国带来的糖果,孩子们围着他,用刚学会的华国话喊着 “谢谢”。周明远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在滇西时与缅甸百姓相处的日子 —— 无论在哪,军民同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深夜,部队悄悄向海防进发。月色下,安南游击队的小船在河道里穿行,阿武站在船头,用芦苇杆探路,避开水下的暗礁。“前面就是日军的检查站了。” 阿武压低声音,示意大家熄灭灯笼。小船缓缓划过检查站时,日军哨兵正靠在灯柱上打盹,丝毫没察觉黑暗中掠过的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