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徐州劫火,正义抉择(1/2)
车队驶入徐州城郊时,秋阳正烈。周明远趴在指挥车窗口眺望,这座曾被日军占领七年的古城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间却飘着刺眼的青天白日旗,几个穿着绸缎马褂的接收官员正指挥士兵搬卸日军仓库里的木箱,箱角露出的布匹与罐头散落一地。
“这些人比鬼子还凶!” 驾驶坦克的汉斯狠狠砸了下方向盘。昨夜宿营时,他们刚撞见接收专员强占民房,把房主一家赶到街头 —— 那老人的儿子正是滇西战场上牺牲的工兵,胸前还挂着远征军的狗牌。周明远攥紧拳头,想起宋希濂那句 “基础动摇的定时炸弹”,此刻才懂其中分量。
接管日军第 13 师团营地的命令来得猝不及防。当周明远率部赶到时,第 3 绥靖区副司令孙良诚的部队已抢先一步,士兵们正用刺刀撬开军火箱,将步枪往卡车上堆,军官则抱着日本军官留下的武士刀把玩。“周师长来得正好。” 孙良诚叼着雪茄走来,“委员长有令,武器弹药统一由绥靖区保管,你们负责看守战俘就行。”
“日军投降书明确规定,所有装备须由受降部队共同清点接收!” 周明远厉声反驳。孙良诚却冷笑一声,晃了晃手里的委任状:“这是军政部密令,你的独立师归我节制。识相点就别挡路,不然 ——” 他身后的士兵突然举枪对准战士们,枪栓拉动声在空地上格外刺耳。
僵持间,沈雨禾带着陆建英匆匆跑来,递上一叠照片:“军长,这是刚拍到的!他们把日军仓库里的粮食卖给粮商,还把机器设备拆下来当废铁卖,老百姓在仓库外哭着要粮食,全被他们赶打了!” 照片里,饥肠辘辘的百姓趴在铁丝网外,接收官员的皮鞋正踩在一个孩童的手背上。
周明远突然拔枪对准孙良诚:“立刻停止搬运!把粮食分给百姓!” 战士们纷纷举枪,汉斯的坦克炮口缓缓转向人群。孙良诚脸色骤变,却仍嘴硬:“你敢抗命?重庆马上会给你定罪!” 周明远冷笑:“滇西战场上,我抗的是日军的命;今天,我抗的是伤天害理的命!”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骚动。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冲进来,抱住周明远的腿哭喊:“长官救救俺!他们抢了俺家的织布机,还打死了俺老伴!” 周明远扶起老人,认出她正是杨三的同乡 —— 商丘解放时,他还托人给老人送过粮食。看着老人额头的伤口,周明远突然想起杨三临终前的话,泪水差点滚落。
“把粮食和物资全部分给百姓!” 周明远下令。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撬开仓库大门,将面粉、棉衣搬到广场上。百姓们排着队领取物资,一个年轻人突然举起拳头:“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还是八路军好,在商丘给俺们分田地!” 人群立刻响起呼应,掌声震得仓库屋顶的灰尘簌簌掉落。
当晚,孙良诚的密电就发到了重庆。周明远在营地召开紧急会议,狗剩第一个站起:“军长,咱们跟他们拼了!这些败类不配当中国人!” 萧雨凤放下医疗包:“伤员们都说,就算被撤职,也不能看着百姓受难。” 周明远看向沈雨禾:“八路军的代表还在城外吗?”
凌晨时分,八路军代表李云龙走进营地。这位穿着补丁军装的指挥员开门见山:“周师长,我们在微山湖一带驻兵,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保护百姓不被‘劫收’。日军留下的医疗设备,我们可以全给你们的战地医院,只求分点粮食给饥民。” 他递来一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百姓急需的物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