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山海有灵:玄鸟引途 > 第7章 平行镜修,镜像共生

第7章 平行镜修,镜像共生(1/2)

目录

锚点联动紧急会议结束的第四十四日,星脉海的 “宇宙共生核” 突然泛起 “靛蓝的镜像告警光”—— 平行维度的暗寒侵蚀从 “轻微” 升级为 “深度”,光河联动晶投射的影像中,平行维度的 “镜像锚点节点”(共 8 个,分布在维度镜像枢纽处,负责主维度与镜像维度的锚点衔接)已有 3 个被 “暗蓝色的镜像暗寒” 包裹,暗寒顺着维度镜像缝隙扩散,将周围的 “镜像能量流” 冻结成 “暗蓝冰晶镜”;更诡异的是,未受损的节点竟出现 “镜像错位”—— 节点投射的主维度坐标影像与实际坐标偏差 “3 个宇宙单位”,像 “镜子照歪了”,几只 “平行脉灵”(通体靛蓝半透明、形似镜像碎片的生灵)试图校正错位,却被镜像暗寒反弹,身体浮现 “暗蓝镜像纹”(镜像能量紊乱的征兆),连阿尘木杖的 “光河时空同步纹” 都泛起 “靛蓝的镜像波动”,杖头投射的坐标图谱出现 “双重残影”。

“平行的镜子‘冻住还照歪了’!锚点找不到主维度的‘位置’了!” 阿尘攥着光河联动晶,木杖的靛蓝平行纹与银白灰蓝同步纹自动交织,形成 “靛蓝镶银灰的镜像同步纹”,纹路上的能量波动带着 “镜像校准的韵律”,“木杖说暗寒像‘带镜子的冰’,把锚点的‘视线’挡住了,还让镜子‘歪着照’,再这样下去,平行的锚点会‘连错主维度’,联动链会‘断成两截’!”

灵汐立刻组建 “平行镜像队”,核心成员精准匹配维度特性:平行维度的 “镜像引路灵”(熟悉镜像枢纽结构,曾协助时空校准)、现有维度的 “影脉圣使”(影脉能量与镜像能量同源,可引导镜像流修复)、暗物质脉的 “镜像中和灵”(专精中和带镜像特性的暗寒)、时空脉的 “镜像校准灵”(携带主维度最新坐标参数,校正镜像错位),再加上阿尘、墨渊与平行脉的 “平行守护灵”—— 此时暗风暴倒计时仅剩 42 天,全维度同步进度滞后,必须在 4 天内完成平行维度校准,否则后续维度同步将彻底赶不上进度。

当星核定位灵启动 “镜像坐标通道”(新增主维度坐标锚定 + 影脉镜像防护,防止通道内镜像错位),众人踏入平行维度时,周围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地面是 “流动的镜像面”,时而映出主维度星脉海的景象,时而映出暗风暴的黑潮虚影;远处的镜像锚点节点 “靛蓝 - 01” 被暗寒冰晶镜包裹,冰晶表面竟映出 “暗风暴冲击主维度的模拟影像”,像 “暗风暴在通过镜子演练攻击”;未受损的 “靛蓝 - 05” 节点投射的坐标影像,将主维度星核坐标映成了 “暗物质维度的坐标”,若按此同步,锚点联动链会直接 “接错维度”。

“暗寒不是单纯侵蚀!是‘暗能量子与镜像能量结合形成的镜像暗寒’,既冻锚点又乱镜像,还在通过镜像演练攻击!” 墨渊用 “镜像探测仪” 贴近冰晶镜,仪器屏幕显示镜像紊乱度 “是光河维度的 4 倍”,“平行维度是主维度的‘镜像防护层’,一旦镜像错位,暗风暴能通过‘镜像捷径’直接绕开主维度防护,从镜像侧突袭,形成‘双重冲击’!”

“平行镜像队” 立刻分成 “镜像防御组” 与 “锚点修复组”,双线破解镜像危机:

镜像防御组:阻断暗寒演练

镜像中和灵与影脉圣使负责抵御镜像暗寒 —— 镜像中和灵释放 “暗紫色的镜像中和雾”,雾层与冰晶镜接触时,形成 “靛蓝 - 暗紫的中和层”,像 “给镜子贴了层防雾膜”,冰晶表面的暗风暴演练影像逐渐模糊;影脉圣使则释放 “深灰的影脉镜像能量”,顺着镜像缝隙注入,将扩散的镜像暗寒 “逼回冰晶镜内”,防止其继续污染其他节点;平行守护灵带领族群,在节点周围织出 “靛蓝的镜像防护网”,将未受损节点与暗寒区域彻底隔离,“木杖说防护网能‘挡住镜子里的坏东西’,不让演练影像再出来吓人!”

就在防御组推进到 “靛蓝 - 03” 节点时,冰晶镜突然爆发出 “暗蓝色的镜像冲击波”—— 镜内的暗风暴演练影像 “活” 了过来,几道暗寒尖刺从镜中射出,直逼 “靛蓝 - 05” 节点!关键时刻,阿尘木杖的镜像同步纹突然亮起,在节点前织出 “靛蓝 - 银灰的镜像盾”,尖刺撞上盾体后,竟 “反弹回镜内”,将冰晶镜戳出一道裂痕,“木杖说‘镜子的刺要还回镜子里’!镜像的力量能挡镜像的攻击!”

锚点修复组:校准镜像错位

镜像校准灵与星核定位灵负责修复锚点 —— 镜像校准灵先将 “主维度星核、光河的精准坐标参数” 输入错位的 “靛蓝 - 05” 节点,像 “给镜子调准焦距”,节点投射的坐标影像从暗物质维度修正为主维度,偏差从 3 个宇宙单位缩小到 0.5 个;星核定位灵则释放 “银白的星核坐标光”,与节点的镜像能量融合,形成 “银白 - 靛蓝的同步能量”,彻底固定坐标,防止再次错位;灵汐启动双脉守护佩的 “镜像锚定加固” 功能,释放 “金色的超界镜像能量”,在节点外侧织出 “双层镜像锚定壳”,壳体上刻着 “主 - 镜双坐标”,确保锚点永远 “照准主维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