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唐嫡子风云录 > 第149章 支持者的鼓励

第149章 支持者的鼓励(1/2)

目录

李浩深吸一口气,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已然有了决定。他转身回到住所,召集所有调查人员,在微弱的烛光下,开始详细部署明日的行动。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都考虑在内。众人听着李浩的安排,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信任。待一切安排妥当,李浩看着众人,低声却有力地说:“明日,我们便前往‘黑风寨’,务必找到证据,揭露李建成的阴谋!”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李浩疲惫却坚毅的脸上。他刚准备起身,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还未等他开口询问,房门便被轻轻推开,房玄龄与杜如晦走了进来。

“殿下,我们听闻了您调查的困境,特来看看。”房玄龄率先说道,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杜如晦也跟着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浩:“殿下,改革乃大势所趋,虽如今遭遇波折,但我们坚信其正确性,您千万不要气馁。”

李浩看着两位大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日子以来,面对诸多压力与困境,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但此刻在支持者面前,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力量。“两位大人,如今调查陷入僵局,谣言又蛊惑人心,我实在忧心改革大业。”李浩微微皱眉,如实说道。房玄龄走上前,拍了拍李浩的肩膀:“殿下,此事急不得。我们既然认定了改革之路,便会全力支持您度过这难关。”“没错,殿下。”杜如晦附和道,“我们不能因眼前的困难就乱了阵脚,得冷静下来想办法。”

四人围坐在桌前,桌上摊开着城镇的地图,还有一些关于调查线索的记录。“如今我们已知‘黑风寨’可能是关键,但贸然前去,风险太大。”李浩指着地图上“黑风寨”的位置说道。

房玄龄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我们不妨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深入调查‘黑风寨’的情况,寻找潜入的最佳时机与方法;另一路则加大对改革意义的宣传,稳定民心。谣言之所以能蛊惑众人,归根结底是百姓对改革了解不足。”杜如晦点头表示赞同:“房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以让那些受益于改革的百姓现身说法,再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大家明白改革是为了大唐更好的未来。”

李浩听着两人的建议,眼中光芒渐盛:“二位大人的主意甚好。只是宣传一事,需得谨慎安排,务必做到真实可信,让百姓们真正信服。”“殿下放心,此事交给我来安排。”杜如晦自信满满地说道。“那调查‘黑风寨’这一路,我亲自带队。”李浩语气坚决。“殿下,万万不可。”房玄龄赶忙劝阻,“‘黑风寨’危险重重,您乃改革的关键人物,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还是让我们安排可靠之人前去。”李浩微微摇头:“二位大人,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此事关系重大,我必须亲力亲为,才能放心。而且,我也想借此机会,彻底揪出幕后黑手。”见李浩主意已定,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我们也不便再阻拦。但殿下一定要小心行事,我们会在后方全力支持您。”

随后,众人又详细商讨了具体的行动细节。从如何收集改革受益的案例,到宣传的方式与地点;从对“黑风寨”周边地形的进一步勘察,到潜入的具体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已至晌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映出他们专注而坚定的身影。“此次行动,关乎改革成败,关乎大唐未来,我们务必全力以赴。”李浩站起身来,目光扫过房玄龄与杜如晦,坚定地说道。“是,殿下!”房玄龄与杜如晦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商议完毕,杜如晦匆匆离去,着手准备改革宣传的事宜。房玄龄则与李浩继续研究“黑风寨”的相关线索。“殿下,据我们所知,‘黑风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他们很可能已经有所防备。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房玄龄指着地图上“黑风寨”周围的山川地势说道。

李浩盯着地图,陷入沉思。良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我们可以先派人去试探一下他们的防守,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与巡逻规律。同时,再寻找熟悉‘黑风寨’地形的人,或许能找到一条隐蔽的小路潜入。”“殿下此计甚妙。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寻找熟悉地形之人。”房玄龄说道。“好。另外,我们还需留意李建成的动向,以防他在我们行动之时,又生出什么幺蛾子。”李浩叮嘱道。“殿下放心,我已安排了眼线密切关注李建成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定会及时向您汇报。”房玄龄说道。

接下来的几日,李浩一边等待着去“黑风寨”试探的人员传回消息,一边关注着改革宣传的进展。城镇的大街小巷,渐渐出现了一些宣传改革的告示与标语。一些受益于改革的百姓,也在街头巷尾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以前我们家耕地少,收成也不好。自从改革推行了新的农田政策,我们家不仅开垦了更多的荒地,而且收成也比以前多了好几成呢!”一位老农站在街边,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是啊,还有那商业改革,我们做生意的,现在缴税少了,生意也好做多了。”一位商贩也在一旁附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