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据理力争辩是非(1/2)
夜色渐深,李浩在庭院中踱步许久后,终于转身走进书房,点亮烛火。他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开始详细记录改革以来的各项成果与数据。他深知,这些将是他明日在皇上面前为自己辩解的有力武器。每一笔落下,都带着他坚定的决心,一定要让陛下看清真相,挫败李建成的阴谋。
第二日清晨,天色未明,李浩便早早起身,精心穿戴好朝服。铜镜中,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走出府邸,清冷的晨风吹拂着他的衣角,他深吸一口气,踏上了前往皇宫的道路。
踏入朝堂,李浩能感觉到众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李建成站在一侧,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与得意,仿佛胜券在握。保守派大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时不时向李浩投来审视的目光。而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目光落在李浩身上,似乎在等待着他的解释。
“陛下,臣李浩有本奏。”李浩上前几步,恭敬地行礼,声音坚定而洪亮,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昨日众臣弹劾于你,今日便给你机会辩解,你且说来。”
李浩挺直身躯,目光扫过朝堂众人,缓缓开口:“陛下,诸位大人,昨日弹劾奏章中所罗列的罪名,臣实难苟同。所谓专权跋扈,滥用职权,皆是无稽之谈。”
他从袖中拿出昨夜整理好的书卷,展开说道:“陛下,自改革推行以来,兴修水利一项,臣详细记录了各地工程进度与成效。如今,已有多地农田因新修水利设施而受益,灌溉便利,粮食产量预计将大幅提升。这是各地呈上的关于水利工程的收益报告,足以证明此项举措并非滥用国库银两,而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
朝堂上,大臣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依旧神色怀疑。
“再者,开设学堂一事,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李浩继续说道,“如今已有诸多寒门学子得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他们之中,不乏才学出众之人。臣已收集了部分学子的优秀文章与见解,陛下请看,这些学子的才华,便是学堂开设成效的最好证明。”
李世民接过太监呈上的书卷,仔细翻阅,微微点头。
李浩趁热打铁,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臣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然而,有人却妄图破坏这一切,此人便是荣安王李建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