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堂之上议对策(1/2)
李浩望着突厥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移开视线。他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转身看着身边同样神情凝重的将士们,他大声说道:“收拾战场,加强戒备。我们回长安,定要想出万全之策,应对突厥接下来的动作!”说罢,他带着一众将领,大步迈向营帐,准备即刻返程。
一路疾驰,李浩终于回到长安。未作片刻停留,他径直进宫,面见李世民。此时的皇宫,静谧中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息。宫墙高耸,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光。守卫们身姿挺拔,眼神警惕,仿佛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见到李世民,李浩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陛下,儿臣已成功击退突厥的试探性进攻,但突厥实力未损,后续恐有大规模行动。”李世民微微点头,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忧虑与坚毅:“起来吧,此次你做得很好。但突厥狼子野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李世民当即召集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对策。随着一声声“皇上驾到”,大臣们纷纷整冠束带,鱼贯而入。朝堂之上,气氛严肃而压抑。雕梁画栋间,龙椅高高在上,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各异。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突厥近日来犯,虽被击退,但边境局势依旧严峻。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便是商讨应对突厥的长期策略,同时,边境战事吃紧,改革之事也不能耽搁,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进改革,也需一并商议。”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绯袍的大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突厥屡屡挑衅,我大唐应主动出击,以雷霆之势打击其嚣张气焰,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如此方能一劳永逸,确保边境安宁。”此大臣声音洪亮,语气坚定,脸上透着一股决然。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赶忙站出来,连连摇头:“不可,不可啊陛下。突厥地处塞外,骑兵机动性强,我军深入其境,恐会陷入其埋伏。再者,战争耗费巨大,如今边境局势紧张,国内民生亦需安抚,此时主动出击,恐非明智之举。依老臣之见,加强防御才是上策,修筑坚固工事,储备充足粮草,让突厥无机可乘,避免陷入战争泥潭。”老臣言辞恳切,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一时间,朝堂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人支持主动出击,认为这是展现大唐威严的好机会;有人则力挺加强防御,强调稳扎稳打的重要性。嘈杂的争论声在朝堂内回荡,气氛愈发紧张。
李浩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快速思索着。待大臣们的声音稍歇,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儿臣有一策,愿与大家分享。”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在他身上。
李浩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儿臣以为,主动出击与加强防御,各有优劣。我们不妨采取‘防御与外交并重’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兵力,修缮工事,确保边境防线固若金汤。同时,大力发展军事技术,改进武器装备,提升我军战斗力。另一方面,派遣使者与突厥周边的部落进行外交活动。突厥之所以敢屡屡进犯,倚仗的便是其在塞外的势力。若我们能分化其周边部落,让他们不再支持突厥,甚至与我大唐合作,那么突厥便会孤立无援,其威胁自然会大大降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