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改革支持渐增多(2/2)
“各位乡亲,我们想听听大家对如今一些政策的看法,尤其是关于改革的想法。”李浩笑着对周围的百姓说道。
一位老者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听说要改革商业,这是好事啊。以前去外地做生意,关卡太多,税也重,东西运过去,成本都高了不少。要是能减少关卡,降低税赋,我们这些小商人的日子就能好过些了。”
李浩认真地听着,将老者的话一一记在心中。这时,一位年轻的书生站了起来,说道:“我觉得教育方面也应该改革。如今很多寒门子弟,虽有才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能多开办一些学堂,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
李浩点头赞许,“这位公子所言极是,教育乃国之根本,我们定会考虑。”
他们又走访了集市、作坊等地,听到了百姓们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希望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加强治安管理,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心。
回到府邸后,李浩与大臣们根据收集到的民间意见,对改革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将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纳入农业改革的范畴,计划在各地修建更多的水渠、水坝;在治安管理方面,增加巡逻的士兵数量,制定更严格的治安条例。
随着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在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大臣对改革表示出坚定的支持。李世民看到大臣们态度的转变,对改革方案的通过充满信心,决定加大对改革的支持力度。他在朝堂上公开表态,全力支持李浩的改革,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
然而,就在改革方案在朝中逐渐获得广泛支持之时,李建成却在自己的府邸中,与几位心腹谋士密谋着。李建成面色阴沉,眼中透露出一丝狠厉,“李浩这小子,竟然能化解此次危机,还让那么多大臣支持他的改革。不过,我不会让他得意太久。”
一位谋士凑上前去,低声说道:“殿下,如今朝堂上支持李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朝中的力量恐怕难以阻止改革。不如与外部势力合作,给李浩制造麻烦。”
李建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听闻北方突厥王子一直对大唐虎视眈眈,或许可以与他合作。只是,此事需谨慎行事,绝不能让他人察觉。”
于是,李建成开始秘密派人联系突厥王子,一场新的阴谋在暗中悄然展开。而此时的李浩,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的准备工作中,尚未察觉到李建成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