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改革转机初现(1/2)
李浩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府中,夜幕再次降临。他坐在书房,烛火摇曳。想到朝堂上那些怀疑与审视的目光,他深知前路艰难。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在心中默默梳理着明日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迎接保守派新的挑战,坚信自己定能为改革赢得更多支持。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李浩的书案上。他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朝服,对着铜镜仔细端详,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今日朝堂,或许将是改革计划的重要转折点,他必须全力以赴。
踏入朝堂,李浩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与往日不同。一些大臣看向他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敌意,多了些许思索。经过昨日激烈的朝堂辩论,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开始支持李浩,保守派大臣的反对声浪有所减弱。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浩身上,眼中也对李浩的计划表示出更多的兴趣。
李浩见状,心中一喜,知道时机难得,决定趁热打铁。他迈出一步,拱手向李世民行礼,声音洪亮清晰:“陛下,臣经过深思熟虑,再次向您和诸位大臣提出改革方案。如今大唐内忧外患,改革迫在眉睫。”
他微微停顿,环顾四周,继续说道:“昨日辩论,让臣更加明晰改革之路的艰难,但也让臣看到了诸位大臣对大唐未来的关切。臣所提方案,旨在兴利除弊,从民生、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着手,让大唐走向繁荣昌盛。”
李浩详细阐述着改革方案的各项细节,说到激动处,不禁微微挥动双手:“在民生方面,大力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经济上,鼓励商业发展,拓宽贸易渠道,增加国家赋税;军事上,改良军备,加强士兵训练,提升大唐的防御能力。如此,方能使我大唐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屹立不倒。”
大臣们静静地听着,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陷入沉思。保守派大臣们面色阴沉,虽反对声浪减弱,但仍心有不甘。其中一位保守派大臣站出来,语气略带质疑:“李公子,你所言虽好,但实施起来谈何容易?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巨大,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李浩早料到会有此问,从容回应:“大人所言极是。但改革虽难,却势在必行。至于所需资源,臣已规划妥当。开源节流,精简机构,削减不必要开支,同时从商业贸易中获取更多收益,足以支撑改革所需。”
另一位中立大臣问道:“李公子,改革涉及众多方面,如何确保各项措施能顺利推行,不出现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