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令牌风波(1/2)
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路,凌云已结清房钱,牵着瘦马走出了溪风客栈。腰间的尘凡剑依旧裹着粗布,罪徒令牌贴身藏在衣襟内,被尘意牢牢护住,昨夜的插曲仿佛已随夜色散去,只留下几分尚未完全褪去的烟火气。
他本想直接踏上前往青云宗的官道,却没料到刚走到镇口,便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拦住了去路。
“前辈!前辈留步!”
白发老者牵着一个面色略显苍白的少年,快步从后面赶来,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气息微弱却眼神清亮,正是老者那需要灵晶治病的儿子。老者手中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脸上满是感激,快步走到凌云面前,深深一揖:“多谢前辈昨日出手相助,不仅保住了祖传古玉,还让我儿凑够了治病的灵晶。这是我家晒的草药和一些凡俗特产,不成敬意,还请前辈收下!”
凌云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少年身上,指尖尘意微微波动,瞬间便察觉到少年体内经脉略有滞涩,却是已无大碍,显然是灵晶发挥了作用。他微微颔首,对老者说道:“举手之劳,不必挂怀。你儿子的身体已无大碍,日后好生调养,若想修炼,切记循序渐进。”
“是是是!晚辈都记着前辈的教诲!”老者连连点头,将布包递到凌云面前,“前辈务必收下,不然晚辈心中难安!”
凌云本想推辞,可老者态度坚决,双手紧紧攥着布包,大有他不收便不罢休的架势。他无奈之下,只得伸出手去接——就在指尖触碰到布包的瞬间,他腰间的衣衫因抬手的幅度稍大,衣襟内的罪徒令牌竟顺着缝隙滑落出来!
“嗒!”
通体漆黑的令牌落在青石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正面狰狞的“罪”字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乌光,边缘因常年摩挲而显得温润,瞬间吸引了周围行人的目光。
镇口本就有不少赶路的修士和凡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地上的令牌。
“这是什么令牌?上面的字好吓人!”一个凡人孩童拉着母亲的衣角,小声问道。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震惊的低呼:“这……这是青云宗的罪徒令牌!”
说话的是个背着行囊的中年散修,修为在金丹初期,颌下留着短须,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他快步上前,蹲下身仔细打量着令牌,手指微微颤抖,“我曾在青州一处古籍阁见过残卷记载,百年前青云宗有一脉弟子被诬陷为‘通魔罪徒’,全脉三百余人皆被佩戴此令牌,流放葬仙渊屠戮,没想到这令牌竟还存于世!”
“罪徒令牌?百年前的冤案?”
这话如同惊雷般在人群中炸开。围观的修士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探究;凡人虽不懂修仙界的旧事,却也从“罪徒”二字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眼神中带着忌惮。
白发老者和少年也愣住了,两人看着地上的令牌,又看了看凌云,脸上满是疑惑——这位救命恩人,怎么会持有青云宗的罪徒令牌?
凌云的神色依旧平静,只是弯腰捡起令牌,指尖的尘意瞬间将令牌包裹,抹去上面沾染的尘土,顺势将其重新贴身藏好,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慌乱。他早知道这枚令牌迟早会暴露,只是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不经意的方式公之于众。
“道友此言当真?这令牌真与百年前的青云冤案有关?”一个年长的散修忍不住问道,他修为在金丹中期,常年游历青州,对各地秘闻略有耳闻。
“绝无虚言!”中年散修站起身,目光复杂地看向凌云,“那残卷上记载,这令牌正面刻‘罪’字,背面光滑无纹,材质非金非石,正是当年青云宗特制的罪徒标识!只是当年那脉弟子被尽数屠戮,按说令牌早已绝迹才对……”
“尽数屠戮?那这位前辈怎么会有?”有人指着凌云,低声猜测道。
“会不会是当年的漏网之鱼?”
“不可能!”年长的散修摇了摇头,“葬仙渊何等凶险,又有青云宗修士追杀,怎么可能有漏网之鱼?就算有,也不可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刚才看这位前辈制住青云宗金丹弟子的手段,至少是元婴境!”
“那会不会是……罪徒的后人?”
“倒有几分可能!”中年散修点了点头,“或许是当年有弟子在流放前将令牌托付给了后人,没想到百年后,竟出了一位元婴修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