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娱乐设施悦来楼(2/2)
翠花老鸨端着茶杯,眼珠转了转,笑着说:“叶首领放心,我做买卖讲究长久,皮肉生意虽赚钱,但风险大,我早就想转型做正经生意了。吴家堡人多钱多,只要规矩合理,我肯定好好经营,保证让叶首领满意。”
双方一拍即合,叶青云立刻让人在生活区旁划出一块空地,作为悦来楼分号的场地,还安排了砖窑的工匠帮忙建楼。翠花老鸨也雷厉风行,当天就回青州城,召集伙计、艺人,采购食材、乐器,半个月后,吴家堡的悦来楼分号就开业了。
开业当天,悦来楼里挤满了人。一楼是餐饮区,供应炒菜、酒水、点心,价格比青州城便宜一成;二楼是说书、唱戏的场地,请来的说书先生讲《国争》,戏班唱《肖亲王挂帅》,看得大家津津有味。冶铁车间的老张原本想去青州城逛妓院,看到悦来楼开业,就带着工友来凑热闹,喝着小酒、听着说书,觉得比去城里有意思多了:“以后不用跑那么远,在堡里就能听书喝酒,还能省下不少银子!”
叶青云站在悦来楼外,看着里面热闹的场景,又让人去贴了新规矩:“保卫部、运输部人员外出,需经部门头领批准,凭条出城;禁止购买十六岁以下女子为妾,禁止虐待妻子、小妾,违者交由保卫部处置,轻则罚款,重则逐出吴家堡。”
新规矩和悦来楼的开业,渐渐起了作用。去青州城逛妓院、赌钱的人少了,大部分人下班后就去悦来楼听书、喝茶,或者去新开设的棋社下棋;买妾的人也收敛了不少,没人再敢买未成年的丫头,有的男人甚至因为妻子在辣酱坊、砖窑挣了钱,开始尊重妻子的意见,家庭矛盾少了很多。
烧窑的丁匠人,之前买的丫头因为年纪小,被叶青云按规矩要求送回了家,他虽然心疼花出去的银子,但看到悦来楼的热闹,也渐渐想通了:“其实有老婆孩子,下班来听个书、喝口酒,日子也挺好,买妾不过是图新鲜,惹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值当。”
运输队的赶车师傅们,之前总爱去城里赌钱,现在下班后就去棋社下棋,输了也只是几文钱的小赌注,还能跟工友交流赶车经验,大家都说:“这样比赌钱强多了,既不伤和气,还能学本事。”
叶青云看着吴家堡的变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引入悦来楼只是权宜之计,要想彻底解决乱象,还得靠长期的教化和制度约束。他让学校增加了 “礼仪” 课程,教孩子们尊重他人、和睦家庭;让议事亭定期召开 “家庭和睦会”,表彰那些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还让妇女们成立了 “互助会”,要是遇到家暴、虐待,互助会可以向保卫部求助。
几个月后,吴家堡的风气彻底变了。悦来楼里依旧热闹,但再也没人谈论逛妓院、买妾的事;街道上,男人和女人一起上下班,有的夫妻还会一起去悦来楼听书;家庭矛盾少了,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打闹,整个吴家堡充满了安宁祥和的气息。
叶青云站在高墙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治理一个地方,不能只靠强硬的规矩,还要懂得疏导,用合理的方式满足大家的需求,让所有人都能在安稳的环境里生活、工作。而引入悦来楼,就是这治理路上的重要一步 —— 它不仅减少了外出乱象,更让吴家堡朝着 “安居乐业” 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夕阳西下,悦来楼的灯光渐渐亮起,说书先生的声音、人们的笑声飘出窗外,与远处冶铁炉的火光、马厩的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馨而繁荣的画面。叶青云知道,吴家堡的未来,会在这样的烟火气里,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