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部门细化分工更加明确(2/2)
叶青云接过热水,叹了口气:“是啊,缺人。你看贸易部要谈生意,运输部要管路线,保卫部要护安全,可咱们没人懂这些门道。”
黑塔想了想,用不太流利的大夏语说:“我……老家好角,商队有‘引路老’,懂路,还懂……怎么躲强盗。要是能找到……这样的人,运输部和保卫部……或许能好点。”
叶青云眼前一亮——黑塔提醒了他,不仅可以在大夏腹地找人,还可以留意来往的西域商队、部落商队,他们中肯定有懂运输、懂护卫的人。“你说得对!下次段有鹏去西域商队换物资,让他问问有没有愿意留下来的‘引路老’,不管是哪个部落的,只要有本事,咱们都欢迎!”
接下来的日子,各部门勉强运转起来。耶律娟带着小伙计去青州府谈辣椒酱生意,因为不懂当地酒楼的定价规矩,把价格定低了一成,虽然卖得快,却少赚了三十两银子;袁七带着老车夫摸索去落雁城的路线,绕了远路,多花了两天时间,货物差点错过约定的交货日期;王五带着护村队护送精铁,遇上小股劫匪,虽然把人打跑了,却丢了两袋精铁,心疼得直跺脚。
这些事让叶青云更清楚,没有专业人才,部门就是空架子。他让段有鹏专门跑商队,只要遇到有本事的人,不管是账房、车夫还是老兵,都先带回堡寨,哪怕先试用一段时间也好。
半个月后,段有鹏终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在西域商队遇到一个叫“老胡”的汉人车夫,在西域跑了二十年商队,不仅熟悉从西域到落雁城的所有路线,还懂怎么跟沿途的部落打交道,躲避劫匪。老胡因为年纪大了,不想再跑长途,听说吴家村在招人,愿意留下来。
叶青云立刻让人给老胡安排住处,让他管运输部的路线规划。老胡果然有本事,只用三天就画出了从吴家堡到落雁城、青州府的三条路线,还标注了哪里有驿站、哪里容易遇劫匪,运输部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上次运辣椒酱,比之前快了一天,还省下了不少车马费。
有了老胡这个先例,大家更有干劲了。耶律娟在落雁城找到一个因东家破产而失业的账房先生,老先生懂商道、会写契约,还会算复杂的账目,一来就帮贸易部重新核算了成本,把辣椒酱的定价提高了两成,还签下了长期供货的契约;王五也从肖亲王的军营请来了一个退伍老兵,老兵教护村队怎么布防、怎么探路,还编了简单的战术口诀,保卫部的战斗力明显提升。
虽然三个部门还缺人手,比如贸易部缺跑外勤的好手,运输部缺修马车的巧匠,保卫部缺懂医术的随队郎中,但至少有了专业的带头人,架子总算撑了起来。叶青云站在议事亭,看着各部门送来的报表——贸易部的订单多了,运输部的损耗少了,保卫部再没丢过货物,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吴家堡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更多人才。他让袁七在堡门口贴出告示,只要有一技之长,不管是账房、车夫、工匠还是老兵,都能来吴家堡,管吃管住,还给月钱。告示贴出去后,虽然来的人不多,但每天都有人来看,偶尔能招到一两个有用的人。
夕阳西下,叶青云望着堡门口的告示,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人才不会一下子涌来,但只要吴家堡慢慢发展,让大家看到希望,总会有更多有本事的人愿意留下来。就像老胡、账房先生和老兵,他们来了之后,不仅帮衬了部门,还开始教村里的年轻人本事,慢慢培养属于吴家堡自己的人才。
夜色渐深,贸易部还亮着灯,账房先生在教小伙计写契约;运输部的院子里,老胡在给车夫们讲路线;保卫部的训练场,老兵在带着护村队练战术。叶青云站在暗处,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心里的焦灼渐渐消散——虽然人才依旧紧缺,但只要肯用心,肯等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而这三个刚刚成立的部门,就像吴家堡的三条腿,虽然还不够强壮,却已经开始支撑起这片土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