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道然的匠魂秘艺(2/2)
李道然刚开始不懂,直到有一次,他给刚生完孩子的邻居做摇篮。夜里赶工的时候,他想起王二妮怀叶圣时的辛苦,想起孩子出生时的啼哭,手里的刨子慢了下来 —— 他在摇篮的栏杆上,悄悄刻了一圈极小的 “平安纹”,刻的时候心里默念 “愿这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后来那邻居说,她家孩子只要一进这摇篮,就不哭不闹,睡得特别香,连夜里的惊跳都少了。
再后来,他给家里做了一块木牌,上面刻着 “阖家安” 三个字,挂在堂屋的梁上。那年冬天,村里闹流感,很多人都病倒了,唯独李道然家,他和王二妮、叶圣都好好的。王二妮说 “是木牌显灵了”,李道然却知道,那是他做木牌时,把 “想让家人平安” 的心意全注进了木头里 —— 玄机子说,“圣灵” 不是鬼神,是匠人的心意与器物的 “共鸣”,你对器物用心,器物就会反过来护着你。
他还把这本事用在农具上。村里老周家的犁耙坏了,他帮忙修的时候,在犁头的木柄里,刻了一道 “润禾纹”,还对着木柄吹了口气(玄机子教的 “赋气法”)。后来老周说,那犁耙用起来特别顺手,耕地时不费力气,那年他家的小麦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
只是这些本事,李道然从不对人说。他总觉得,玄机子教他这些,是让他好好过日子、好好做木匠,不是用来炫耀的。就连叶圣,他也只字未提 —— 他怕儿子知道了,又生出 “不读书也能靠手艺吃饭” 的懒心思,却没料到,叶圣最后还是成了只会喝酒的窝囊废。
“到家了,圣儿。” 王二妮的声音拉回了叶青云的思绪。驴停在一座低矮的土坯房前,院门口堆着几堆木头,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隐约能看见 “李木匠” 三个字 —— 那是李道然年轻时给自己做的招牌。
叶青云看着那堆木头,突然想起记忆里李道然对着木头打坐的样子,想起他做的那些藏着心意的器物,想起他用 “点石成金术” 赚来的学费…… 眼眶又热了。他现在终于明白,李道然不是普通的木匠,他手里的刨子、凿子,藏着的是玄机子传的秘艺,更是一个父亲对家、对儿子沉甸甸的心意。
而他这个 “冒牌叶圣”,欠这家人的,远比想象中更多。
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虽然学成鲁班书的皮毛,能填饱肚子,也并非衣食无忧。
《鲁班经》是古代从事木工的技工人员必读之精典,其中关于家具制作的内容是全书最为丰富的部分,为今人研究明代的家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时代信息。此外,该书还体现了建筑学中的风水理念,涵盖了古人在房屋营建活动中遵守的有关阴阳五行、风水择日、巫术等条文规矩。
《鲁班书》开篇便写有 “欲学此术,必先绝后”,且书中包含大量的巫术、咒语等内容,与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被统治者视为威胁统治地位的因素,因此历代统治者把《鲁班书》列为禁书。
在这里,为什么玄机子,为什么让李道然的儿子改回原姓氏的具体原因了。虽然只是学了上篇的皮毛,但是也要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