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灵棚(1/2)
青玉石牌解危局:灵棚哀歌誓查凶
一、血溅面门心胆寒,围堵危机骤降临
诸葛散倒在地上的瞬间,温热的鲜血顺着地面溅起,不偏不倚喷了叶青云一脸。黏稠的液体带着铁锈般的腥气,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玄色劲装上,晕开一朵朵暗红色的血花。叶青云僵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想要搀扶诸葛散时触到的冰凉,那道插在眉心的弩箭像是一把尖刀,狠狠扎在他的心上,让他浑身发冷,脊背窜起一阵寒意。
“这是奔着我来的……” 叶青云喃喃自语,抬手抹掉脸上的血迹,掌心的温热与心底的冰凉形成强烈反差。他看着诸葛散圆睁的双目,那双眼睛里还残留着惊愕与不甘,像是在质问为何飞来横祸。若不是自己刚才弯腰行礼,那支弩箭定会穿透自己的头颅,此刻倒在地上的,就是他叶青云。
杀手不仅知道他的行踪,还能精准埋伏在城主府外,甚至算准了他与诸葛散寒暄的时机 —— 这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周密的策划。叶青云脑中飞速闪过念头:“对方能掌握我的行程,难道是身边有内鬼?还是武林盟或吴家堡的消息被泄露了?” 无数疑问涌上心头,却容不得他细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已从厅堂外传来。
“城主!城主怎么了?” 十几个城主府的卫兵手持长枪冲了进来,看到倒在血泊中的诸葛散,顿时红了眼。他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叶青云,眼神里满是愤怒与怀疑,一步步逼近过来,长枪的枪尖直指叶青云的胸口。
“是你!一定是你杀了城主!”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卫兵嘶吼道,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你刚到城主府,城主就被人杀了,不是你是谁?”
“抓住他!为城主报仇!” 其他卫兵也纷纷附和,包围圈越来越小,长枪几乎要碰到叶青云的衣服。玄机子连忙挡在叶青云身前,桃木杖一横:“住手!此事与叶公子无关,凶手是外面的刺客,不是他!”
“不是他是谁?” 络腮胡卫兵怒视着玄机子,“我们在府外搜查,连刺客的影子都没看到,偏偏他在这里,城主就死了!肯定是他勾结刺客,谋害城主!”
叶青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争辩无用,卫兵们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只认眼前的 “事实”。他缓缓抬起手,阻止了想要继续辩解的玄机子,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牌 —— 那是一块青色的玉石,质地温润,上面雕刻着一个大大的 “武” 字,边缘还刻着细密的云纹,正是武林盟的长老令。
“大家看清楚了!” 叶青云将玉牌举过头顶,声音洪亮,“这是武林盟长老令,我叶青云不仅是吴家堡首领,更是武林盟副盟主!诸葛城主是我的前辈,我敬重他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谋害他?刚才刺客的弩箭是冲我来的,城主是为我挡箭才遇害的,我比谁都想找到凶手,为城主报仇!”
卫兵们的目光落在玉牌上,脸上的愤怒渐渐褪去,多了几分犹豫。武林盟在北境的威望极高,长老令更是象征着武林盟的权威,没人敢轻易质疑持有长老令的人。而且叶青云的名字在北境早已传开,他平定十八弯部落纠纷、除掉九拐弯邪修的事迹,卫兵们也有所耳闻,心中的怀疑渐渐消散。
络腮胡卫兵盯着玉牌看了许久,又看了看地上诸葛散的尸体,最终叹了口气,放下长枪:“叶副盟主,是我们冲动了,不该怀疑您。只是城主突然遇害,我们实在太着急了……”
“我理解。” 叶青云收起玉牌,语气缓和下来,“诸葛城主遇害,我也很痛心。现在当务之急是为城主办理后事,同时查明真相,抓住凶手,为城主报仇。你们先将城主的尸体抬到院子里,布置灵堂,我会让人通知保宁府的官员和乡绅,前来吊唁。”
卫兵们纷纷点头,不再围堵,而是小心翼翼地抬起诸葛散的尸体,朝着院子走去。叶青云看着诸葛散的尸体被抬走,心中的愧疚更甚 —— 诸葛城主为了迎接他,特意出门相迎,结果却因此丧命,这份恩情,他必须用查明真相来回报。
二、白布裹院设灵棚,哀乐声声恸人心
城主府的院子里,很快忙碌起来。卫兵和下人们四处奔走,有的去库房搬运白布,有的去采购香烛纸钱,有的去请道士和和尚,还有的去通知保宁府的官员和乡绅。叶青云也没闲着,他让暗卫们协助下人们布置灵堂,自己则和玄机子一起,在院子里选址 —— 灵棚要设在院子中央,那里宽敞,便于众人吊唁。
不多时,白布从院子的大门一直挂到厅堂门口,将整个院子包裹起来,连院中的古松都缠上了白布,白色的布条在风中轻轻飘动,透着一股肃穆与悲伤。灵棚很快搭建起来,那是一个巨大的帐篷,四周挂满了白色的挽联,上面写着悼念诸葛散的诗句,灵棚中央放着一张灵床,诸葛散的尸体被安放在上面,身上盖着绣着龙纹的锦被,脸上蒙着白布。
灵床前摆着一张供桌,上面放着诸葛散的牌位,牌位前点燃了两根白色的蜡烛,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牌位上的 “故保宁府城主诸葛公讳散之灵位” 几个字格外醒目。供桌上还摆放着水果、糕点等祭品,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烟雾袅袅,弥漫在灵棚中。
保宁府的官员和乡绅们接到消息后,纷纷赶来吊唁。他们穿着素色的衣服,脸上带着悲伤,走进灵棚,对着诸葛散的牌位鞠躬行礼,有的还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诸葛散在保宁府任职多年,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深受官员和乡绅们的敬重,他的突然遇害,让所有人都感到痛心。
叶青云站在灵棚旁,一一迎接前来吊唁的人,向他们讲述诸葛散遇害的经过,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查明真相的决心。官员们纷纷表示,会全力协助叶青云调查,提供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一定要抓住凶手,为诸葛散报仇。
傍晚时分,道士和和尚也赶到了。为首的道士穿着黄色的道袍,手持桃木剑,是保宁府有名的清虚道长;为首的和尚穿着红色的僧袍,手持念珠,是城外普济寺的住持慧能大师。两人得知诸葛散遇害的消息后,立刻带着弟子赶来,愿意免费为诸葛散念诵往生经文,超度他的亡灵。
灵棚前,道士和和尚分别搭建了法台。清虚道长带着弟子们站在左边的法台上,手持桃木剑,开始念诵《道德经》中的往生篇章,声音低沉而庄重;慧能大师带着弟子们站在右边的法台上,手持念珠,念诵《金刚经》,声音洪亮而肃穆。两种经文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哀乐声相互呼应,整个城主府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
诸葛散的妻子柳氏和小妾苏氏,穿着一身白衣,跪在灵棚前的蒲团上,头上裹着白布,脸上满是泪痕。柳氏已经年近四十,头发有些花白,她死死地抓着灵床的边缘,身体因为悲伤而不停颤抖,嘴里喃喃地喊着 “老爷”,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苏氏只有二十多岁,年轻貌美,此刻却哭得梨花带雨,肩膀不停抽动,眼神空洞,显然还没从悲痛中缓过来。
下人们端来茶水和点心,劝两人休息片刻,却被她们拒绝了。“我要陪着老爷,等他下葬。” 柳氏的声音沙哑,带着坚定,“他为了保宁府操劳了一辈子,现在突然走了,我要送他最后一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